《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船员适任证书必考科目之内容。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船舶航行、靠离泊操纵等必备的船舶操纵性能、船舶操纵设备方面的基础知识;运用船舶操纵设备进行船舶航行、靠离泊和锚泊作业的最初步能力。具备《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STCW公约》关于航行值班的知识,能够在驾驶台航行时充分运用规则判断碰撞危险及各种会遇局面,并能按规则规定采取相应的避让行动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知识拓展和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优秀高级船员优良的品格和心理素质,并具备一定的职业发展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适任海船船舶二副及三副船舶驾驶员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思政目标
(1)具备高尚的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与坚定的政治立场;
(2)具有探索未知、追求真理、不断创新、崇德向善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具有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4)具有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与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
2、知识目标
(1)具有船舶操纵方面的基础知识;
(2)具有在紧急情况下的旅客保护和安全措施、船舶搁浅、船舶碰撞等应急操船、搜寻和救助的基础知识;
(3)能根据船舶显示的号灯、号型,鸣放声响信号,正确判断来船的种类、大小、动态、工作性质及所处状态;
(4)能遵循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互见及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规则;
(5)能利用雷达协助避碰;
(6)能正确履行航行值班的职责。
3、能力目标:
(1)具有善于运用船舶操纵性理论知识,有效控制航向和航速,保持船舶安全航行和经济航行的初步能力;
(2)具有趋利避害地应对和利用自然因素对操船的影响,完成一般性操船任务的初步能力;
(3)具有在发生海损事故时应急处置的初步能力。
(4)具有合理利用与支配资源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遵守规则意识、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4.素质目标:
(1)具有探索船舶操纵规律的意识与能力;
(2)初步具有辩证思维的方法与能力、综合运用船舶操纵设备和影响船舶操纵的外界因素的能力;
(3)具有随机应变、冷静沉着果敢决断的素质;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的工作意识和行为意识,对人命、财产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为;
(5)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新知掌握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1、具备一定的轮机概论的知识;
2、具备一定的船舶结构与设备的知识;
3、具备一定的海上通信与信号的知识;
4、具备一定的航海仪器课程知识;
5、掌握雷达与标绘的相关知识;
6、掌握一定的航海常识。
1、薛满福等,《船舶操纵与避碰》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20;
2、赵邦良,《船舶值班与避碰》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15;
3、中国海事服务中心,《船舶操纵与避碰》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12;
4、赵月林等,《船舶值班与避碰》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12;
5、吴兆麟,《船舶避碰与值班》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
7、《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及其修正案;
8、《中华人民共和国非机动船海上安全航行暂行规则》;
9、《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及其马尼拉修正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值班规则》;
11、《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
学习者需要线下认真阅读指定的参考教材,船舶操纵部分需要具备一定结构与设备、航海仪器的相关知识,船舶避碰与值班部分需要学生掌握雷达与标绘相关的知识和海上通信与信号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