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文学能涵养性灵,润泽生命。大学语文课程将以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作为解读对象,带您在新的高度与圣贤先哲进行心灵与精神的对话,在鉴赏审美中感知汉语言文字的优美深邃,在追溯和感悟人类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对自我、人生、社会产生哲学的思考,在真善美的熏陶中升阶言语智慧,提升思辨和表达能力!
文学能涵养性灵,润泽生命。大学语文课程将以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作为解读对象,带您在新的高度与圣贤先哲进行心灵与精神的对话,在鉴赏审美中感知汉语言文字的优美深邃,在追溯和感悟人类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对自我、人生、社会产生哲学的思考,在真善美的熏陶中升阶言语智慧,提升思辨和表达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大学语文是一门致力于提高大学生语文素养的通识课程,是对中学语文教育的拓宽和提升。使用教材为“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大学语文》(周建忠、王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9月第2版),有“乡土与自然、信仰与幸福、仁爱与敬畏、怀旧与感恩、励志与修身、苦难与价值、优雅与闲适、科学与艺术、审美与时尚”九个专题。课程旨在引领同学们通过专题学习,积累相关文学知识,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品味作品弘博深厚的文化底蕴,探讨为人处世的智慧与韬略,养成修齐治平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品味,提高人文素养。
课程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根据课程大纲、具体学情精选例文,授课内容注重学术性和前沿性,指导过程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高度重视专业素养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度。
课程有系统丰富的教学材料辅助学习,包括教学视频、讲稿、课件、阅读拓展、思考讨论与课后测试等。
授课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文学基本知识,特别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种文体的特点;了解文学鉴赏基本原理及文学发展简史。
2.能力目标
激活和重组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累,能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批判性地鉴赏文学、文化作品,主动探究语言、文学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对作品的审美感悟和鉴赏能力。
3.素质目标
吸纳中外文化精华,理解优美多样的人性,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感,提高人文境界,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
4.思政目标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并以之陶冶性情,涵养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 乡土与自然
课时目标:了解乡土小说及作家群体,了解乡土文学的艺术形式与表达技巧,品味作家对乡土的眷恋、对自然的向往。能把握作品的至真、至善、之美的人性和美好的道德情操。
1.1 田园牧歌式的美
——《边城(节选)》赏读
1.2 生命与自然的激情对话
——从《始得西山宴游记》看柳宗元精神的改变
1.3 余光中诗歌中的“江南”
——从《春天,遂想起》谈起
第二单元 信仰与幸福
课时目标:品读中外经典著作,领会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意义,了解幸福和信仰的真谛,培育良好的道德情操。
2.1 信仰的崇高者:黄新
——《党费》人物形象的解读
2.2 大同、小康、中国梦
——从《大同》看历代中国人追求的社会理想
2.3 生命力的赞歌
——《俄日朵雪峰之侧》定格昌耀诗歌的精神向度
第三单元 仁爱与敬畏
课时目标:体会作者借物抒情的情感特征,把握作者的特殊情感。了解中西方文化中仁爱的思想根基之不同,从而生发对理想和自然的敬畏。
3.1 民主的挽歌
——惠特曼《啊,船长,我的船长》赏析
3.2 仁方济世
——析《论语.颜渊十二》
第四单元 怀旧与感恩
课时目标:了解小说对人物的刻画方法,体会通过特定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培育自身对周遭事物的感恩之心。
4.1 平和冲淡 韵味悠长
——从《乌篷船》看绍兴文人的艺术情趣和乡土情结
4.2 短歌微吟 哀思千古
——向子期《思旧赋》解读
4.3 母爱,生命的乐章
——解读老舍《我的母亲》
第五单元 励志与修身
课时目标:阅读经典作品,理解励志和修身的精神内核,从而在大学阶段树立远大的理想,并找到实现的路径。
5.1 浓烈的诗情 深邃的主旨
——《鹰之歌》赏析
第六单元 苦难与价值
课时目标:了解人生苦难的意义,体悟苦难和梦想的内在联系。
6.1 民权呐喊的最强音
——解读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6.2 痛苦之中产生了美
——解读范曾《凡.高的坟茔》
6.3 善处穷,全其用
——解读苏轼的《贾谊论》
第七单元 优雅与闲适
课时目标:了解优雅和闲适的深刻意蕴,树立对于历史、社会、时代的责任感。
7.1 闲谈中的中年意趣
——解读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7.2 文人雅趣的闲适抒写
——解读丰子恺《闲居》
7.3 优雅格调与故园之思的诗意融合
——梁实秋《放风筝》赏析
第八单元 科学与艺术
课时目标:了解科学家眼中的科学美,认识科学美的内蕴以及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
8.1 中国艺术中的“虚”与“实”
——宗白华《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节选)》之初探
第九单元 审美与时尚
课时目标:掌握时尚的真正意义,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并萃取其本质真义,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
9.1 略论服饰与文化
——张爱玲散文《更衣记》文本细读
9.2 借古讽今 有慨而言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解析
9.3 想象丰富 风格奇谲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大学语文在线开放课程的成绩由视频学习完成度、单元作业、单元测验、讨论和期末考试五部分构成。每部分占20%,最终成绩按百分制计分,60分至84分为合格,85分至100分为优秀。
参考资料
1. 《大学语文》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2. 《大学语文》丁帆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
3.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4. 《大学文学》钱理群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5. 《大学语文》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6. 网络教学资源:国学网、优课网、语文网中网、优酷网、土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