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的必修课。它属于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并服务于实践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依据是《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该制度是适用于海关税则、海关统计、国际运输、进出口商品检验等多方面需要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协调制度》的组成和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地位、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归类总规则;类注、章注和子目注释;主要类、章的商品范围及归类原则和方法;重点商品的归类思路和归类技巧。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协调制度商品归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能正确进行商品归类,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以满足未来工作及个人发展需要。
本课程教学主要围绕实际通关过程中的工作案例设计任务,并以此为引领开展教学。在具体单元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不同,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协调制度分类体系理论性较强,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对于协调制度各相关类、章所属商品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易混淆商品归类辨析,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的方式;对于某些简单的商品归类部分以学生个体自学为主。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必须的进出口商品相关的商品知识及其归类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社交能力,拓展学生从事与商品归类相关的其他能力。
商品学
1.教材:2022版进出口商品编码查询手册
2.参考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协调制度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子目注释
3.课程网站:www.icourse163.org
4.相关教学实训软件
易混淆商品归类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