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I)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类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本课程可以让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拥有建立物理模型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本课程主要介绍力学(包括质点力学基础、质点力学中的守恒定律、刚体的转动);波(包括机械振动、机械波);热学(包括气体动力学理论、热力学基础);电磁学中的电学部分(包括真空中的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等内容。

本课程适用于理工科类各专业第二学期的学生学习。主要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

本课程暂不发放证书。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以下方面得到培养:

(1) 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   

(2) 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3) 自学能力。能独立地阅读教材、参考书及有关文献资料,并能在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写出条理比较清楚的阅读笔记及小结。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4)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较深入细致地分析问题的条件和实质,运用所学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合适的方案。

(5) 运算能力和判断正误的方法。会运用已掌握的数学工具,计算并估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把典型数据结果在量级上加以比较,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

参考资料

1,《大学物理》,陆健,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永,高等教育出版社。

3,《大学物理学》,张三慧,清华大学出版社

4,《物理学》,马文蔚,周雨青,高等教育出版社

常见问题

本课程暂不发放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