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译》课程包括以下主要模块内容:
模块一:口译概述与知识技能,涉及口译职业特点、口译工作类型、语言知识、百科知识、行业知识、口译员素养等方面;模块二:口译基本训练方法,涉及口译听辩与分析、短期记忆、口译笔记、双语转换等方面;模块三:口译高级能力,涉及长句处理、数字口译、专有名词口译等方面;模块四:专题口译,涉及礼仪、经贸、外事、文化、教育、工程、科技等领域的专题口译联系和模拟情景任务。
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合格或达到相同级别的英语熟练程度。
教材与参考资料:
* 选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高质量教材(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材系列)中的《交替传译》作为基本教材
* 选用欧盟亚欧口译项目多媒体教学资料《走进口译》作为主要参考资料
* 选用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的自编口译讲义作为练习和补充学习材料。
1)口译学习的总体要求?掌握口译作为一种语言交际行为的特殊性质,即口译行为的任务在于准确理解发言人所提供的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用目的语重现发言人的语义内容,同时还要在听众中产生发言人所期待的接受反应。
2)口译在语言层面上的重要知识与技能有哪些?口译需要传达以术语、句型、篇章等作为翻译单位的符号内容。各种任务涉及不同的专业术语,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需要在口译中区别对待。例如,英语中的“monitor”一词在政治领域可以表示“监控”的概念,而在信息技术领域则主要表示“显示器”的意思。在句型的层面上,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译员都可以根据图式理论,研究和比较原语和目的语的各种结构的认知图式(cognitive schema)总结出用于表达特定概念和意图的高频句型,并总结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上的异同点,极大地提高意义获取、内容预测、目的语重组的效率。一些难度较大的语言现象,也可以通过符号学的描述和分析得以解决,例如,英汉两种语言在数字表达方面存在共同点和差异性,译员可以借助符号学中的图式理论进行总结,把握对等的“个、十、百、千、百万、十亿、万亿”等概念,建立“万、十万、千万、亿”缺乏有效对等的表达图式,以便形成固定的符号,减轻翻译过程中的压力。
3) 需要哪些非言语交际能力和相关职业能力?口译不仅要翻译相关的语言输出,还要正确把握发言人的态度、判断和情感,同时还要结合发言人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而使用的各种辅助材料,例如图表呈现、视频演示、动画模拟等内容。另外,发言人的面部表情、语音特征、手势等因素也是需要注意的文化符号。这种口译任务性质体现了会议话语分析所揭示的“多模态”(multimodal)符号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