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思想道德与法治
第6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30日 ~ 2025年01月15日
学时安排: 3-5学时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529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706)
spContent=“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负责人倪风华老师主要研究方向是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主讲启航篇和思想篇,从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和痛点切入课程,对学生在学习和未来规划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主讲人袁金勇老师是一名双师型教师,在法律方面颇有研究,把法理问题讲得透彻明白;主讲人周慧老师认真钻研教学,以教促赛,多次参加省、市级教学比赛,分获一、二、三等奖,她和团队成员、双师型教师姚如琢分别入选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和盐城“青年讲师团”,在全省和全市进行理论宣讲;主讲人王林芳老师是一位教学和科研并举的年轻讲师,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知心姐姐”;课程总指导郝军燕老师是医学伦理学研究专家,从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视角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并通过授课给予我们对生命和死亡的哲思。另外,团队还专门配备了信息技术水平高的思政教师负责课程平台的答疑和维护。希望这样一支教学团队能陪伴着你们一起走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负责人倪风华老师主要研究方向是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主讲启航篇和思想篇,从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和痛点切入课程,对学生在学习和未来规划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主讲人袁金勇老师是一名双师型教师,在法律方面颇有研究,把法理问题讲得透彻明白;主讲人周慧老师认真钻研教学,以教促赛,多次参加省、市级教学比赛,分获一、二、三等奖,她和团队成员、双师型教师姚如琢分别入选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和盐城“青年讲师团”,在全省和全市进行理论宣讲;主讲人王林芳老师是一位教学和科研并举的年轻讲师,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知心姐姐”;课程总指导郝军燕老师是医学伦理学研究专家,从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视角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并通过授课给予我们对生命和死亡的哲思。另外,团队还专门配备了信息技术水平高的思政教师负责课程平台的答疑和维护。希望这样一支教学团队能陪伴着你们一起走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系列中的第一门课程。作为一门人生“基础”课,本课程力求为大学生提供“基础性”精神食粮,引导大学生处理好青春与梦想、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的关系,促使学生思考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一系列人生课题。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在新时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突出“问题意识”,力求对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各种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解释和有说服力的回答,例如怎样走好大学之旅的第一步?面对脆弱的生命,我们该树立怎样的生死观?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新时代的青年该采取怎样的现实行动?作为热血青年,我们该如何理智的表达爱国之情?讲诚信,真的吃亏吗?何为法律?何为法律至上,何为程序?何为证据?作为新时代的守法青年,我们应该怎样捍卫法律的尊严等等,希望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求职、维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

本课程的特色和亮点是以“医德”为魂,“学、思、践、悟”一体。针对医学生在医德品质、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要求,选用杰出校友、医德楷模事迹和医药名家故事,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同时贯彻“大思政课”教学理念,本课程努力创设医学生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认知、情感、行为生成的场域,形成三类模拟或真实的教学情境,即课堂情境、校园情境、实践基地情境,在情境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课程通过课前预热、微课热播、课件共享、课后悟道等模块呈现,特别是课后悟道,有学生精彩作品展示,还有幕后花絮哦。让我们开启一场心灵滋养之旅吧!











授课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涵义,掌握正确人生观的要求和人生价值评判标准及实现条件。

⑵掌握科学理想信念的内涵,把握化科学理想为现实的条件和途径。

⑶掌握中国精神的内涵,把握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

⑷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把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⑸掌握中华传统道德、中国革命道德、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的主要内容,把握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具体要求。

⑹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道路的精髓,把握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的具体要求。

2.能力目标

⑴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⑵能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自觉规划人生、规范自己的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3.价值目标

(1)结合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大学生要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引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2)鼓励大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3)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精神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大现实意义,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其爱国精神,引导其积极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梦者。

(4)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5)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自觉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培养善良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进行道德实践。

(6)增强大学生对法律概念的理解;正确理解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忠实履行维护宪法尊严,保护宪法实施的职责;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国法治的进步。

课程大纲
启航篇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和当前所属的时代方位,深入分析中国梦与青春梦、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辩证关系。2.能够领悟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3.通过了解校史,激励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不断完善自我。
1.1.青春之梦:中国梦 青年梦
1.2.时代之托:新时代 新使命
1.3.校史之魂:传承铁军精神 奋斗新时代
思想篇 青春之思(一)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引导大学生理解“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及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2.大学生能够自觉树立高尚的人生目的,并对人生目的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3.大学生通过讨论、思考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1.青春之光:追求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
2.2.青春之火: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思想篇 青春之思(二)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启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科学认识和处理人生矛盾,创造有意义的人生。2.培养大学生用辩证的思维科学看待人生中的系列矛盾。3.在杰出校友榜样力量的引领下,指导大学生努力提升人生境界,成就出彩人生。
3.1.青春之思: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3.2.德行先锋:青春榜样伴我行
思想篇 理想之光(一)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学会辨析不同性质和层次的理想和信念。2.大学生能够认识自身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自觉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鼓励大学生坚定科学信仰,重视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
4.1.精神之钙:高举理想信念之旗 筑牢兴国强国之基
4.2.真理之魅:马克思主义之魅力
思想篇 理想之光(二)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引导大学生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认清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2.能够合理而科学的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3.以杰出校友为榜样,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
5.1.信仰之坚:用行动书写青春华章
5.2.青春之钥:理想与现实相伴相行
5.3.德行先锋:当代名医袁今奇
思想篇 家国情怀(一)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正确认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2.学会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内涵。3.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精神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大现实意义。
6.1.复兴之魂:中国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
6.2.民族之魂:为什么说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6.3.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思想篇 家国情怀(二)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强调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必要性。2.培养大学生辨识损害国家利益行为的能力,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3.引导和激发大学生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7.1.精神之脉:传统文化里的中国精神
7.2.精神之续:抗疫斗争铸就伟大抗疫精神
7.3.爱国之志:当代大学生如何理性爱国?
7.4.德行先锋:身残志坚砥砺医术 雷锋精神引航人生
思想篇 价值追求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2.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3.以“中国好人”为榜样,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1价值之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8.2.诚信之念:恪守诚信
8.3.价值之光:让平等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8.4.德行先锋:敬业模范奚加凯
道德篇(一)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引导大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高尚医德的重要性,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规范意识。3.鼓励大学生要从医德楷模身上获取前进的动力,做社会良知的守望者,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
9.1.传统美德:不忘奋斗初心,弘扬传统美德
9.2.医者情怀:做一个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
9.3.德行先锋:肝胆相照济苍生——记人民军医吴孟超院士
道德篇(二)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在现实层面的基本要求。2.提高大学生在实践中养成优良道德品质的能力。3.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在实践中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10.1.清朗行动:论网络道德
10.2.家风传承:家训文化
10.3.德润人心:个人品德的修炼
法治篇(一)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增强大学生对法律基本概念的理解。2.培养大学生基本的法律意识,为大学生掌握法律基本原理,提升法治素养打好基础。3.帮助大学生准确把握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机制。
11.1.法之释义(一):何为法律?
11.2.法之释义(二):何为法律至上?
11.3.法之释义(三):何为证据?
11.4.法之释义(四):何为程序?
11.5.法之运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治篇(二)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引导大学生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2.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国法治的进步。3.帮助大学生了解民法典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12.1.法治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
12.2.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12.3.百姓之法(一)民法典的编撰
12.4.百姓之法(二)民法典的内容
12.5.百姓之法(三)民法典的意义
复习考试
课时目标:复习梳理
启航篇:
1.青春之梦:中国梦 青年梦
2.时代之托:新时代 新使命
3.校史之脉:追寻历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一)
4.校史之脉:追寻历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二)
5.校史之魂:传承铁军精神 奋斗新时代
思想篇
(一)青春之思
1.青春之光:追求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
2.青春之火: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青春之思: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4.德行先锋:青春榜样伴我行
(二)理想之光
1.精神之钙:高举理想信念之旗 筑牢兴国强国之基
2.真理之魅:马克思主义之魅力
3.信仰之坚:用行动书写青春华章
4.青春之钥:理想与现实相伴相行
5.德行先锋:当代名医袁今奇
(三)家国情怀
1.复兴之魂:中国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
2.民族之魂:为什么说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3.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4.精神之脉:传统文化里的中国精神
5.精神之续:抗疫斗争铸就伟大抗疫精神
6.爱国之志:当代大学生如何理性爱国?
7.德行先锋:身残志坚砥砺医术 雷锋精神引航人生
(四)价值追求
1.诚信之念:恪守诚信
2.价值之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3.价值之光:让平等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4.德行先锋:敬业模范奚加凯
与德相伴篇
1.传统美德:不忘奋斗初心,弘扬传统美德
2.医者情怀:做一个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
3.清朗行动:论网络道德
4.家风传承:家训文化
5.德润人心:个人品德的修炼
6.德行先锋:肝胆相照济苍生——记人民军医吴孟超院士
与法同行篇
1.法之释义(一):何为法律?
2.法之释义(二):何为法律至上?
3.法之释义(三):何为证据?
4.法之释义(四):何为程序?
5.法之运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6.法治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
7.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8.百姓之法(一)民法典的编撰
9百姓之法(二)民法典的内容
10百姓之法(三)民法典的意义
启航篇 单元测试
青春之思  单元测试
理想之光  单元测试
家国情怀  单元测试
价值追求  单元测试
与德相伴  单元测试
与法同行  单元测试
思想道德与法治线上课程考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大学与中学有什么区别,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2、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什么?

3、人生价值有哪两个方面?它与物的价值的区别在哪里?

4、说说现象与本质、理性与感性的区别。

5、共产主义仅仅是一种制度吗?

6、你听说过“诚信银行”吗?

7、你了解的“平等”有哪些?

8、你认为生命与“活得有品质、有尊严”相关吗?

9、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什么法?

10、非法渠道获取的证据能被法庭采信吗?

参考资料


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书号:ISBN 978-7-04-059902-2

作者:《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编写组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2月;



教辅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教程;

书号:ISBN 978-7-5689-0550-5

主编:倪风华 袁金勇;

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9月第一版;202307月第3次印刷


书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四)

公众号:

       思政金课高等教育会议中心

       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学习强国

        人民论坛

        参考消息

       我叫思政课

       学习思政课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5 位授课老师
倪风华

倪风华

副教授

袁金勇

袁金勇

副教授

周慧

周慧

副教授

推荐课程

生物化学

成秀梅

813人参加

医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张小蒙

75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