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医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对象是患者,需要呵护的是生命和健康。习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不仅要求医学生有精湛的医术更需要有重责任、重使命、重诚信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医学院校的思政课非常重要,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门课《思想道德与法治》显得尤为重要。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制定的课程标准,与医学高职的特色相结合,对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将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包括模块一启航篇,即教材的绪论部分;模块二思想篇,涵盖教材第一二三四章,主题是新青年立足新人生,要树理想、扬精神、立价值;模块三道德篇,即教材的第五章,突出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实践;模块四法治篇,即教材的第六章,注重提升法治素养。

本课程结合我校医药类职业院校的特点,注重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相统一,强化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医者仁心的卫生职业人才。同时,注重统筹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发展,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打造有医药卫生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筑牢学科教学体系。

授课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涵义,掌握正确人生观的要求和人生价值评判标准及实现条件。

⑵掌握科学理想信念的内涵,把握化科学理想为现实的条件和途径。

⑶掌握中国精神的内涵,把握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

⑷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把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⑸掌握中华传统道德、中国革命道德、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的主要内容,把握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具体要求。

⑹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道路的精髓,把握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的具体要求。

2.能力目标

⑴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⑵能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自觉规划人生、规范自己的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1、大学与中学有什么区别,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2、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什么?

3、人生价值有哪两个方面?它与物的价值的区别在哪里?

4、说说现象与本质、理性与感性的区别。

5、共产主义仅仅是一种制度吗?

6、你听说过“诚信银行”吗?

7、你了解的“平等”有哪些?

8、你认为生命与“活得有品质、有尊严”相关吗?

9、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什么法?

10、非法渠道获取的证据能被法庭采信吗?

参考资料

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

书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四)

公众号:孙要良教授讲哲学

              学习强国

             人民论坛

             南航徐川

             参考消息

             曾老师的德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