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保卫学》是治安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研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要求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保护国家有形和无形资产安全的意识。依据《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和单位内部保卫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结合内部单位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保卫工作的教育措施、行政措施、法律措施、业务措施和安全技术防范等各项措施,保障内部单位的安全。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主要内容国家秘密保卫、高校、银行、重要基础设施、事故的预防与查处等,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体现总体国家安全观。课程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分析我国经济、文化单位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保卫工作对策,突出了课程的政治性和时代性。本课程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江苏省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以适应治安学人才培养的需求为目的,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吸收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保卫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保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掌握银行、高校、医院、地铁等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和治安保卫重要部位的安全保卫措施及事故预防与查处的基本理论及对策,提高对单位内部保卫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及对单位内部案件进行查办的基本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本课程吸收江苏保卫工作的最新成果,反映时代特色,形成符合时代特色的保卫学课程框架结构。

授课目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平安中国、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治安保卫工作的方针和政策;领会保卫工作与保卫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保卫工作的发展历史,

明确保卫工作的主体构成与职责,掌握保卫工作的性质、特点及作用、方针、原则、任务及措施,

掌握银行、高校、国家秘密等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安全保卫,熟悉事故预防与查处等基本理论。

通过教学,提升学生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单位保卫工作及其规律的能力,探究重点单位治安保卫的对策、方法以及解决治安问题的综合能力。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要求学生对公安机关性质、职能、职权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和准确领会,具备社会问题调查与分析等基本知识,以及大学入学前学习积累的文史哲知识和思政知识。

参考资料

1.周翠,陈菊娟,李振宇主编《保卫学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版。

2.马建文《保卫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版。

3.郭太生主编《保卫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4.常涛主编《单位内部保卫》,群众出版社2004年第1版

5.郭太生主编《事故对策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6.冯琐柱编著《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 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