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是各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计算机软件硬件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信息处理,OFFICE应用。
1)职业能力目标:掌握计算机的配置及基本操作,文件及目录的组织管理,多媒体计算机的简单使用与维护;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管理、配置;能使用IE浏览器通过因特网获取必要信息,会使用Internet的常用服务(FTP、电子邮件等)。
2)专业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现状与发展;熟悉计算机硬件的结构、组成与基本原理;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掌握Internet的主要功能与初步原理;了解数字媒体的基本知识,熟悉数字媒体的获取、表示、处理及有关的应用;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若干典型的信息系统及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3)职业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和信息素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模块一 信息与计算机
任务1 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
任务2 符号与编码
任务3 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任务4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件
任务5 组建一台PC机
信息与计算机单元测试
电脑DIY
模块二 软件与Windows7操作系统
任务2.1 初识计算机软件
任务2.2 认识程序设计语言和算法
任务2.3 计算机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任务2.4 Windows7基础
任务2.5 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软件单元知识测试
模块四 文稿编辑与版式
任务4.1 文本编辑
任务4.2 页面设置与版式
任务4.3 图文混排
任务4.4 表格处理
文稿编辑技能训练
模块五 电子表格与数据分析
任务5.1 编辑工作表
任务5.2 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任务5.3 数据处理与分析
任务5.4 图表的制作
技能实践
模块三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
任务3.1 通信技术
任务3.2 网络概述
任务3.3 局域网
任务3.4 因特网与TCP/IP协议
任务3.5 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任务3.6 网络安全
网络单元知识测试
ADSL网络应用
信息技术基础课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学生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任务,又为学生专业学习奠定基础。通过“专业融合”的方式,课程教学让不同专业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具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本职工作的能力,成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基础课程,可零基础在线学习。若有一点基础知识,学习过程更加轻松。
《信息技术任务式教程》杨竹青、陆蔚编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包》 信息技术教研室编著(校内资料)
《信息技术基础考证强化训练》 信息技术教研室编著(校内资料)
1、不同专业的学生该如何把握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原理,数据的表示方式。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工作机制,网络组成与原理。可以熟练运用操作系统进行计算机的管理和维护,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熟悉计算机的组成,数据的表示方式。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与网络应用,能进行简单的维护,熟练运用officer办公软件。将计算机作为基本工具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