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教育研究中分析与处理数据的能力,是提升学生研究素养、能力与技能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为学生今后开展教育实验和教育调查研究奠定方法与经验基础。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教育研究中分析与处理数据的能力,是提升学生研究素养、能力与技能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为学生今后开展教育实验和教育调查研究奠定方法与经验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统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以及常用统计方法的Excel统计函数与Excel统计模板使用与操作方法,能根据具体的教育调查或实验数据及其特点,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与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出比较规范的统计报表,做出比较恰当的统计分析结论,能较好地理解实验和调查研究报告中的统计结果与研究结论,理解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以及常用描述统计方法与假设检验方法的适用条件。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科学管理及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本课程教学包括理论讲授、统计操作演示等主要环节。
授课目标
1.能根据调查数据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描述统计方法。
2.掌握统计图、统计表的规范和要求,能编制出比较规范的统计图、统计报表。
3.能够对研究假设进行统计检验,并做出统计推论。
4.能够正确理解和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了解教育统计的价值与意义2.熟悉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3.了解数据的类型和特点
1.1 教育统计学入门
1.2 教育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3 数据的特点及数据类型
统计表与统计图
课时目标:1.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本结构与格式规范2.会用Excel和Word编制简单次数分布表、交叉次数分布表以及分组次数分布表3.会用Excel编制规范的直方图、条形图等统计图
2.1统计报表的基本结构与编制规范
2.2简单次数分布表和交叉次数分布表的编制
2.3分组次数分布表的编制
2.4统计图的基本结构与格式规范
2.5直方图的编制
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
课时目标:1.了解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的概念内涵2.会用Excel统计平均值和标准差
相对位置量数
课时目标:1.了解相对位置量数的内涵与种类,测验原始分数与相对位置量数的区别2. 掌握名次、百分等级、一般标准分数、正态标准分数的转换方法
4.1相对位置量数的介绍
4.2名次与百分等级的计算
相关分析
课时目标:1.了解相关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的意义以及两个变量相关关系描述统计方法的种类2.掌握积差相关、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点二列相关、肯德尔W系数、列联相关系数的统计方法
5.1相关分析的概述
5.2积差相关分析及应用
5.3等级相关分析及应用
假设检验
课时目标:1.了解统计假设检验的意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2.掌握单个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Excel模板的操作应用
6.1单个样本t检验及应用
6.2独立样本t检验及应用
6.3相关样本t检验及应用
6.4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及应用
6.5双向表χ2检验及应用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行为科学统计精要》弗雷德里克·J·格雷维特 (Gravetter F.J.) (作者), 拉里·B·瓦尔诺 (Wallnau L.B.) (作者), 刘红云 (译者), 骆方 (译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4版。
3.《教育统计学》,王孝玲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版。
常见问题
Q : 学统计分析需要数学非常好吗?A : 额……其实你会初中数学就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