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与壶艺审美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江苏宜兴,古称阳羡。七千年陶史,世人称誉其地曰“世界陶都”。艺匠巧手抟壶,龙窑柴烧,用以瀹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自明清以降,痴壶者宝之若金玉。五百年紫砂壶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江苏民歌“茉莉花”名扬海内外,一壶清茗,亦带给世人和平。学习紫砂文化,探索美学内涵,薪火相传中华文化遗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在线学习及考核部分主要为第1到8周内容部分,学习周期为8周,每周学习一个单元的内容,课程总共8章内容。在此学习期间内后加入的学员,前面几周公布的课程内容都可见,学习结束之后,保留回看功能。

     本课程为普及紫砂文化及紫砂壶艺术美学课程,为紫砂文化从业者、茶文化从业者、茶文化爱好者与艺术美学生活研修者、紫砂壶收藏者提供有益学习和指导;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系统了解紫砂文化的内涵,以紫砂壶美学为中心,掌握欣赏一把壶的基本方法、紫砂壶与茶艺的密切关系,体悟紫砂文化融合儒释道思想的独特魅力,对紫砂壶文化符号已成为中华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深刻体会。

      紫砂陶器,奥妙无穷。无论砂壶,抑或雕塑,茶宠雅玩,仅以本色裸胎之美,即能令紫砂客痴迷沉醉。紫砂众器之中,唯独茗壶精巧雅致,奉为茶器之首。艺师师法自然,承传文化,源心示相,抟土造器,技艺精绝者,能赋泥于神,灵性十足。砂壶壶式,方圆万千,千姿百态,古朴素雅,精工巧思,金石文墨,融于一壶,意趣幽远,境界隽永。真爱壶者,拭壶素颜,净手摩挲,亲密无间,人壶相忘,陶醉无我。人之性灵,托寄于壶,或造或赏,各有其妙。壶里乾坤,杯中日月,难以名状,大美无言。

      本课程秉承“以生为本”“以师为导”的教学理念,运用“寓教于理、寓教于美、寓教于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近紫砂,感受壶艺之美,了解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背后所蕴藏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

      本课程由江南大学胡付照老师创建开设,是属于文学艺术类的公共选修课之一。主要站在中华饮食文化与工艺美术文化的交叉视角下,学习中国紫砂文化及其紫砂壶艺术美学内容。江苏宜兴的“紫砂陶手工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当代大学生加强对文化遗产内容的学习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与担当。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紫砂文化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体系,对紫砂壶的设计之美、茶与紫砂壶的关系,欣赏壶艺作品的方法,鉴别紫砂壶的基本方法等有系统的了解,综合提高美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学会读壶的基本方法,了解紫砂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现,了解紫砂文化的内涵,增强对工艺美术品的分析理解的能力,强化学生审美自主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修养。

      学习《紫砂文化与壶艺审美》课程带给您最直接的收获就是:一把壶不简单,壶中有文化,壶中有艺术,壶中有大美。借由对紫砂壶的解读与使用,提高了对器物之美的感受力,提升了对品茶的滋味的丰厚度,解惑了为什么紫砂壶艺术诞生五百年来有那么多文人雅士、商贾政客参与壶事,慰藉心灵,陶冶情操的秘密。间接的收获更是不胜枚举,比如,借由感悟不同壶式,提升了你对宏观空间的把控分析能力;借由壶式设计及装饰手法,启迪了设计造物之灵感,提升了职场及生活的创造力;品茶与养壶,提升了对饮食的感官敏锐度,对人与事的感受力,等等。

     本课程是对紫砂文化通识课程教育,若是能先修茶文化方面的课程,将对此门课程的学习收获会更大。后续课程可进一步拓展学习相关工业设计类课程。由于课程教学时数有限,学生自学内容应是对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的深入学习,若课下不进行赏壶鉴壶实践训练,很难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鉴壶技能的提高。学生应主动通过课外对宜兴地域文化的探访了解、对宜兴陶瓷博物馆、无锡博物院、国内外博物馆等馆藏作品的观摩学习等活动,逐步深化对紫砂壶美学特征的认识。


授课目标

      紫砂壶是中国江苏宜兴的特产,因茶而生的紫砂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陶瓷艺术中的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紫砂文化内涵的学习和紫砂壶美学多元化特征的感受,让人们对紫砂壶艺术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系统学习紫砂文化,探索壶艺美学,提升审美素养,落实生活实践,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所有对茶器、陶瓷收藏、茶文化爱好者、艺术设计者以及对生活美学有兴趣者都可以学习该课程。如果已经具备了相关陶瓷文化知识、茶叶商品及茶文化知识、雕塑造型知识的学员会对紫砂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或之后欢迎大家同时选修由胡付照主讲的《中国茶道与茶艺》(中国大学MOOC平台)。

证书要求

分两种学习模式进行考核。

1.纯线上学习模式。成绩由线上分数决定。线上学习成绩主要包括:(1)章节测验30%;(2)课堂讨论20%;(3)考试50%;60分以上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2.线上线下结合学习模式。成绩由线上+线下构成,主要包括:(1)线上学习成绩40%;(2)线下课堂学习60%。两项成绩合计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以上两种方式,由任课教师决定。

3.注意:开放课程无证书发放。

参考资料

指定教材:胡付照.壶里乾坤-紫砂壶艺术探赜[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文献:

[1]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刘汝醴、吴山.宜兴紫砂文化史[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3]胡付照.紫砂茗壶文化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4]胡付照.读壶小品[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

[5]胡付照.触目润心-宜兴紫砂商品美学[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7.

[6]胡付照.一叶观心-中华茶与紫砂文化闪念录[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20.

[7]蒋雍君、张正中.传统紫砂工艺[M].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

[8]吴山.中国紫砂辞典[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9]贺云翱.紫砂大师访谈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10]王健华.紫砂壶收藏鉴赏百科[M].华龄出版社,2008.

[11]宋伯胤,吴光荣.紫砂品鉴与收藏[M],商务印书馆(香港),2008年1月第1版

[12]徐秀棠、山谷.紫砂入门十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13]韩其楼.紫砂壶全书[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14]杨子帆.紫砂的意蕴-宜兴紫砂工艺研究[M],中华书局,2014.

除上述教材外,参考资料还包括相关期刊文献、纪录片视频等资料,详细情况,选了课程之后,相关章节有详细推荐。


常见问题

紫砂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和”,我们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

[1]每周确保3-5小时学习课程资料,积极参与课程主题讨论,分享您和紫砂壶的故事。

[2]紫砂壶与茶关系密切,希望大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品茶赏壶,收藏玩壶,赏心悦目,有滋有味,积极生活。

[3]紫砂文化博大精深,学无止境,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与人为善。

[4]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

[5]课程资源版权所有,如需引用,请先征得同意;

[6]]严禁将本课程的测验和考试题以及答案在互联网上发布,谢谢配合。


【问题答疑】

1、为什么要学习紫砂文化?

答:紫砂壶与茶文化极其密切,随着饮茶方式的演变,明代紫砂壶艺术兴盛,通过历代文人雅士与艺匠的探索传承创新,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世界影响力的紫砂产业。早在2006年,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江苏省的“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就名列其中,紫砂壶与茶,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紫砂文化,不仅可增加中华文化素养,还可以提升对造型艺术、陶瓷艺术品的美学素养,激发灵感,提升生活品位。


2、如果没有任何基础,可以学吗?

答:可以。作为一种兼具物质与精神文化特性的紫砂文化,本课程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如果对紫砂文化及紫砂壶没有任何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也将获得对紫砂文化及紫砂壶美学的基本知识。

 

3、在校大学生完成课程成绩合格以后可以计学分吗?

答:江南大学学生若是取得学分,请按照校教务处要求的平台上学习。若是其他高校学生(具体要求,请事先咨询教务处相关规定),可以凭平台课程成绩去贵校教务处申请学分(根据您所在的学校教务处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