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课会讲什么?
《人工智能基础》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人工智能概述”。
【第二部分】是“常用大模型工具的使用”,包括使用通用大模型工具 DeepSeek、豆包、Kimi 等进行智能问答、辅助办公、多媒体创作等,以及使用学科垂直大模型 CivilGPT(土木工程大模型)、妙想(金融大模型)、通义法睿(法律大模型) 等辅助科研和学习。
【第三部分】是“大模型原理”,以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式介绍上述大语言模型的底层原理,以及设计实现的方法。随后,回到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简要回顾知识表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模型、机器人等各项理论和技术。
【第四部分】是“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介绍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生物医药、土木工程、建筑艺术等专业的主要模式和先进案例,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中,创新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打下重要的素质基础——人工智能思维。
【第五部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学生使用指南”,引导学生科学、规范地使用GAI工具,平衡创新与伦理,规避风险,激发正向价值,在AI浪潮中行稳致远。
该课程主打“实用性、趣味性、启发性、实操性”,注重工、理、文、经、管、法多学科交叉与创新,特色鲜明,是 AI 赋能高等教育的重要实践。
图. 授课内容思维导图
你将收获什么?
1、掌握常用大模型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通用大模型工具、学科垂直大模型等;
2、了解大语言模型的底层原理,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各项理论和技术,包括知识表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机器人等;
3、体验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各个专业的主要模式和先进案例,为自己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重要的能力和素质基础——人工智能思维;
4、熟悉“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学生使用指南”,督促自己规范地使用GAI工具,平衡创新与伦理,规避风险,在AI浪潮中行稳致远。
适合什么人学习?
《人工智能基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人工智能基础A》32学时(16理论+16实验),主要面向:机械、电气、仪器、土木、化工、材料等工科专业;
《人工智能基础B》16学时(8理论+8实验),主要面向:马克思、经济、文法、外语、管理、艺术等文科专业。
1.我该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1)首先您要注册一个中国大学MOOC的账号。
(2)您需要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您可以选择在PC端登陆我们的网页, 也可以选择下载我们的app中国大学MOOC,通过手机客户端来学习
(3)您一旦报名选择了课程,我们的课程主讲老师或课程团队会通过通知的形式给您发送课程有关的消息,同时会抄送您的邮箱,请您及时查收。
2.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了,怎么办?
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帮助:
(1)在课程群聊中发布求助信息,说不定和你一起学习这门课的小伙伴就能够解决你的问题呢;
(2)在课程讨论区留言,课程团队看到后将会及时回复。
(3)联系我们的客服。
3.我是新手,能否给我一些学习建议?
(1)我们的课程采用MOOC的方式授课,因此您可以自由安排您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但我们仍旧希望您每周能都有固定的时间持续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根据人的记忆曲线显示这种规律的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您的学习质量。
(2)学习的过程比较容易,为了检验您的学习成果,我们的课程团队会在课程章节结束后布置测验或作业,希望您尽可能的按时独立完成。如果有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您可以继续回看复习课程。
(3)希望您能够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与各位学习者一起煮酒论英雄。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光可以对课程所学内容温习内化,还能互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相信您一定会有额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