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智慧课程 认证学习
电力电子技术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4月15日 ~ 2025年07月31日
学时安排: 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5周,共16周 已有 351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图谱
课程评价(65)
spContent=这门课程介绍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稳态和动态模型以及电力电子变换器控制器的设计和构建方法。和其他电力电子课程不同,本课程基于便携式电力电子硬件在环半实物实践学习平台PocketBench,采用理论实践融合的方式讲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先从理论出发讲解核心知识点,然后介绍在知识点在实践应用时的关键点,逐行讲解和知识点相关的控制器代码,最后给出实验演示。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理论实践融合的学习方法,一边学习理论一边使用PocketBench平台进行实践练习,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这门课程介绍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稳态和动态模型以及电力电子变换器控制器的设计和构建方法。和其他电力电子课程不同,本课程基于便携式电力电子硬件在环半实物实践学习平台PocketBench,采用理论实践融合的方式讲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先从理论出发讲解核心知识点,然后介绍在知识点在实践应用时的关键点,逐行讲解和知识点相关的控制器代码,最后给出实验演示。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理论实践融合的学习方法,一边学习理论一边使用PocketBench平台进行实践练习,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电力电子技术是现代电气工程的核心技术。它利用功率半导体实现不同形式电能的高效灵活转换。该课程是从事电气工程相关工作和研究的基础。它是一门交叉性课程,学生需要综合运用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多门课程的知识理解电力电子的基本理论。它为过去的基础课程提供了一个综合应用平台,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主题是什么?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稳态和动态建模以及电力电子变换器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能够根据各种变换器的特点,理论结合实践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中所涉及的综合性复杂工程问题。

实践能力目标:学生掌握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能自主在数字控制器平台上通过尝试-失败-分析-改善等一系列的工程迭代,实现基本DC/DC变换器、逆变器、整流器和交直流电机驱动的常见控制算法。并侧重挖掘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学生具备基本的工程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共同解决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具备客观辩证、探索创新等基本科学素养;树立爱国主义使命感与责任心。


可以学到什么?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并构建常见电力电子变换器控制器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电力电子变换器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和其他电力电子课程不同,本课程基于便携式电力电子硬件在环半实物实践学习平台PocketBench,采用理论实践融合的方式讲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先从理论出发讲解核心知识点,然后介绍在知识点在实践应用时的关键点,逐行讲解和知识点相关的控制器代码,最后给出实验演示。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理论实践融合的学习方法,一边学习理论一边使用PocketBench平台进行实践练习,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稳态和动态建模以及电力电子变换器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能够根据各种变换器的特点,理论结合实践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中所涉及的综合性复杂工程问题。

实践能力目标:学生掌握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能自主在数字控制器平台上通过尝试-失败-分析-改善等一系列的工程迭代,实现基本DC/DC变换器、逆变器、整流器和交直流电机驱动的常见控制算法。并侧重挖掘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学生具备基本的工程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共同解决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具备客观辩证、探索创新等基本科学素养;树立爱国主义使命感与责任心。

课程大纲
Buck变换器
1.1 介 绍
1.2 连续模式下Buck变换器稳态模型
1.3 断续模式下Buck变换器稳态模型
1.4 Buck变换器的线性化模型
1.5 Buck变换器电压控制器设计
Boost变换器
2.1 介 绍
2.2 连续导通模式下Boost变换器稳态模型
2.3 断续导通模式下Boost变换器稳态模型
2.4 Boost变换器的线性化模型
2.5 Boost变换器电压控制器设计
2.6 Boost变换器峰值电流控制器原理与设计
BuckBoost变换器
3.1 介 绍
3.2 连续导通模式下BuckBoost变换器稳态模型
3.3 断续导通模式下BuckBoost变换器稳态模型
3.4 BuckBoost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3.5 BuckBoost变换器平均电流控制
单相逆变器
4.1 介 绍
4.2 单相方波逆变器
4.3 单相全桥移相逆变器
4.4 单相PWM逆变器
4.5 单相电压相位测量
4.6 单相并网逆变器
三相逆变器
5.1介 绍
5.2三相方波逆变器
5.3 三相PWM逆变器
5.4三相电压相位测量
5.5三相并网逆变器
单相整流器
6.1 介 绍
6.2 纯电阻负载单相桥式不控整流器
6.3 电容滤波单相桥式不控整流器
6.4 单相PWM整流器
三相整流器
7.1 介 绍
7.2 纯电阻负载三相桥式不控整流器
7.3 电容滤波三相桥式不控整流器
7.4三相PWM整流器
永磁有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
8.1 介 绍
8.2永磁有刷直流电机稳态特性
8.3 开环调速系统
8.4 速度单闭环调速系统
8.5 速度/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
9.1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介绍
9.2 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建模
9.3 Id=0隐极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9.4 永磁同步电机单位电流转矩最大化控制
9.5 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微机原理、数字/模拟电子技术

参考资料

[1]     陈坚, 康勇. 电力电子学: 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M].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     王兆安, 刘进军. 电力电子技术[M].5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     张兴, 杜少武, 黄海宏. 电力电子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4]     阮新波. 电力电子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M], 2021.

[5]     Erickson, Robert W., Maksimovic, Dragan. Fundamentals of Power Electronics[M]. 3rd Edition. Springer, 2020.

[6]     Vatché Vorpérian. Fast Analytical Techniques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ircuit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7]     Marian K.Kazimierczuk. Pulse-Width Modulated DC–DC Power Converters[M]. 2nd Edition. Wiley Press, 2016.

[8]     Byungcho Choi. Pulsewidth Modulated DC-to-DC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s, Dynamics, and Control Designs[M]. IEEE Wiley Press, 2013.

[9]     TMS320F2837xD Dual-Core Delfino Microcontrollers Technical Reference Manual (Rev. I), Texas Instrument. https://www.ti.com.cn/cn/lit/pdf/spruhm8.

[10]  C2000 Software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zer (SFRA) Library User’s Guide, Texas Instrument.  https://www.ti.com.cn/tool/cn/SFRA.

[11]  F. C. Lee, Y. Yu and M. F. Mahmoud, "A unified analysis and design procedure for a standardized control module for dc-dc switching regulators," 1980 IEEE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erence[C], Atlanta, Georgia, USA, 1980, pp. 284-301.

[12]  H. Akagi, Y. Kanazawa, and A. Nabae, “Principles and compensation effectiveness of an instantaneous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or devices,” Meeting of the Power Semiconductor Converters Researchers IEE-Japan[C],SPC-82-16, 1982 (in Japanese).

[13]  Sang-Hoon Kim. Electric Motor Control[M]. Elsevier. 2017.

[14]  IEEE Approved Draft Trial-Use Guide for Testing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in IEEE P1812/D5, July 2014 , vol., no., pp.1-65, 14 Dec. 2014.

[15]  Anonymous, "New semiconductor horizons seen as success marks development effort", Monogram, pp. 6, Jan. 1958.

[16]   Richard C.Dorf, Robert H.Bishop. Modern Control Systems, 14th Edition. Pearson. 2022.

[17]  胡寿松,姜斌,张绍杰. 自动控制原理(第八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沈磊

沈磊

副教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69182人参加

教育学

郭翠菊

73579人参加

心理学入门

陈红兵

103817人参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叶湘虹

78578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