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北戴河地质认识实践教学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7月17日 ~ 2025年09月30日
学时安排: 3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2周,共11周 已有 118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72)
spContent=我们身边的一粒沙、一滴水、一颗矿物、一块岩石和一个贝壳的碎片无不蕴含着地球演化的奥秘和来自地球内、外生生不息的力量。本课程以避暑疗养胜地北戴河地区丰富的地质资源为基础,带领地质初学者认识多姿多彩的海洋、河流、地下水等现代地质作用过程与现象,近距离观察30亿年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产物,完美呈现古、今地质作用的差异和统一。欢迎大家随三位老师一起指点江山、遨游时空、将今论古,体验沧海桑田的巨变,感悟 “宜居地球”的来之不易。 ——课程团队
我们身边的一粒沙、一滴水、一颗矿物、一块岩石和一个贝壳的碎片无不蕴含着地球演化的奥秘和来自地球内、外生生不息的力量。本课程以避暑疗养胜地北戴河地区丰富的地质资源为基础,带领地质初学者认识多姿多彩的海洋、河流、地下水等现代地质作用过程与现象,近距离观察30亿年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产物,完美呈现古、今地质作用的差异和统一。欢迎大家随三位老师一起指点江山、遨游时空、将今论古,体验沧海桑田的巨变,感悟 “宜居地球”的来之不易。 ——课程团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面向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低年级本科生或者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利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秦皇岛北戴河地区30多年的实践教学积累,精心挑选了8条野外教学路线,由教学团队的三位老师带领大家观察海滨、河谷、地下水和土壤中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总结其中的规律,结合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岩石、地层、构造现象的观察,探寻矿物、岩石和地层中留下的蛛丝马迹,一步步揭开地球沧海桑田的演化历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学会认识基本的野外地质现象,掌握基本的野外地质工作技能,培养“将今论古”的地质思维和地质时空观,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授课目标

面向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低年级本科生,或者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带领大家认识基本的野外地质现象,学习基本的野外地质工作技能,培养将今论古的地质思维和地质时空观。

课程大纲
燕山大学北侧风化壳-山东堡沙质海滩路线
课时目标:观察沙质海岸的波浪、潮汐运动特征,沉积物、沉积地形和海洋生物,了解海滩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观察近现代风化壳剖面垂向结构及各层的主要特征,分析风化壳发育的气候环境,同时观察该剖面上岩脉的穿插关系及其差异风化现象。
1.1 山东堡沙质海滩现代地质作用
1.2 燕山大学北侧近现代风化壳
新河口-鸽子窝公园-海上音乐厅河口三角洲及基岩海岸地质作用观察路线
课时目标:观察新河河口三角洲地形、沉积物及沉积构造、海洋生物特征;观察基岩海岸波浪运动特征、海蚀地貌、沉积物特征及海洋生物
2.1 新河河口三角洲北缘沉积物、沉积地貌及海洋生物观察
2.2 鸽子窝公园基岩海岸海蚀地貌观察,新河河口三角洲地貌观察
2.3 海上音乐厅附近基岩海岸岩性、波浪运动特征、海洋生物、现代及古海蚀地貌观察
老虎石公园基岩海岸地质作用观察路线
课时目标: 观察基岩海岸波浪运动特征、潮间带生物分带现象和现代海蚀地貌及沉积物特征,分析连岛沙坝的成因;观察该点的古海蚀地貌并分析其成因。
3.1 老虎石礁石现代海蚀地貌、海洋生物、连岛沙坝观察
3.2 老虎石公园外古海蚀地貌观察
鸡冠山新元古界地层及构造路线
课时目标:观察新元古界龙山组砂岩与晚太古代花岗岩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并分析其构造意义,观察龙山组砂岩的沉积构造并分析其沉积环境;观察断层及断层组合的地貌效应。
4.1 新元古界龙山组砂岩与晚太古代花岗岩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4.2 新元古界龙山组砂岩的沉积构造并分析其沉积环境
4.3 龙山组砂岩中的小型正断层
4.4 汤河地堑
亮甲山-沙锅店碳酸盐岩地层及岩溶地貌路线
课时目标:认识奥陶系碳酸盐岩特征并了解岩石地层单位“组”的概念,观察辉绿岩侵入体岩性特征及侵入接触关系,了解包气带岩溶地貌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学习罗盘使用方法。
5.1 亮甲山组灰岩观察及罗盘使用方法
5.2 马家沟组白云质灰岩观察
5.3 辉绿岩侵入体观察
5.4 沙锅店岩溶地貌观察
石门寨碎屑岩观察路线
课时目标:观察石炭系至二叠系的碎屑岩,学习碎屑岩的观察方法,观察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利用将今论古的原理分析沉积环境变迁,同时学习后方交汇定点方法。
6.1 后方交汇定点
6.2 上石炭统本溪组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及本溪组岩性观察
6.3 上石炭统太原组与本溪组分界点
6.4 下二叠统山西组与上石炭统太原组分界点
6.5 中二叠统石盒子组与下二叠统山西组分界点
上庄坨大石河中游河谷地貌及火山岩观察路线
课时目标:观察大石河中游河谷地貌及沉积物特征,观察河谷两侧的侏罗系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熔岩。
7.1 侏罗系髫髻山组火山岩熔岩、火山碎屑岩观察
7.2 大石河中游河谷地貌及冲积物观察
燕塞湖岩体及大石河下游河谷地貌观察
课时目标:观察正长岩侵入体岩性特征及侵入接触关系,观察大石河下游河谷地貌
8.1 斑状正长岩与正长斑岩的岩性特征及侵入接触关系
8.2 大石河下游河谷地貌观察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最好学习过《普通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学基础》、《地球系统科学导论》等课程,对地表动力地质作用和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一般过程有大致了解。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朱宗敏,陈林,王家生编著,《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9

杨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舒良树主编,《普通地质学》(第三版),地质出版社,20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 位授课老师
朱宗敏

朱宗敏

教授

陈林

陈林

讲师

陈炜哲

陈炜哲

副教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69583人参加

教育学

郭翠菊

73620人参加

心理学入门

陈红兵

104014人参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叶湘虹

78596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