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波谱解析
第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7月09日 ~ 2021年08月30日
学时安排: 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313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47)
spContent=波谱解析课程是面向中药学、药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探索未知化合结构的最主要的手段。本课程内容安排合理,科学严谨,紧扣大纲,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将抽象理论形象化,具有大量实际图谱解析实例,突出药学特点,强调结构解析方法的介绍,侧重学生实际解谱能力的培养。
波谱解析课程是面向中药学、药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探索未知化合结构的最主要的手段。本课程内容安排合理,科学严谨,紧扣大纲,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将抽象理论形象化,具有大量实际图谱解析实例,突出药学特点,强调结构解析方法的介绍,侧重学生实际解谱能力的培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波谱解析》是应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NMR)和质谱(MS)等现代物理手段研究有机化合物化学结构的一门学科、是现代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最主要的手段。本课程由以著名天然药物化学家赵守训、闵知大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国最早独立设置的《波谱解析》课程之一。课程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为基础,是探索未知化合物结构的最主要的手段,随着药学、化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波谱解析已经渗透到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成分中药学、药学、化学、生物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

 

近年来课程教学团队不断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提出了培养计划要求的大纲,建立了具有专业特色鲜明的完整课程教学体系。课程资源由课程团队教师完成并长期在教学和网络课程中使用,内容安排合理,科学严谨,紧扣大纲,思路清晰,知识点和技能点突出,将抽象理论形象化,具有大量实际图谱解析实例,强调结构解析方法的介绍,侧重学生实际解谱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注重网络教学。

 

《波谱解析》的学习可为后续的《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注意介绍波谱解析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侧重培养学生实际解析图谱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最终能够具有独立解析各种小分子化合物图谱的能力。

 

1. 教学内容贴近实际需求,并体现药学特点

 

在我国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现状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中药学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本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结合药学专业,贴近实际研究,使课程更具有专业特色:

 

本课程充分发挥中国药科大学在药学科学领域内学科齐全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兼顾天然化合物和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波谱特征,使得课程适应范围更加广泛,保证学生能够适应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际需要;

 

同时,根据目前实际解谱流程和各学科教学内容设置 如:IR与UV等手段已经很少使用,且两部分在中药学/药学相关学科分析化学中已详细介绍),故本课程对此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改革,仅简要介绍IR和UV (自学、仅2课时),以NMR、MS和综合解析三部分内容作为教学重点。

 国内外同类课程多以波谱技术的原理、测试方法以及数据影响因素为主,本课程的突出特点在于结合药学专业特点侧重培养学生实际解析图谱的能力,提供大量实际图谱解析教学和相关练习题,最终达到独立解析各种小分子化合物图谱的目的。

 

2.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同时努力探索在线教学的方法改革

 

本课程难度大、基础知识部分理论性强,实际运用却具有实用性、技术性、综合性,多数学生反映该课程学习难度大,故课程团队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信息技术:

 

课程团队精心组织教学,通过提问式、研讨式等多种方式,深入地介绍应用各种图谱的不同参数得到化合物结构信息的方法;侧重解析思路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

 

    同时,本课程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并已长期使用在课堂教学和网络讨论等形式。注重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利用动态网络扩增资源,发布通知,布置作业,学术咨询和教学咨询,在资料下载中增加学生作品,通过在线留言进行答疑,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在网络上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多种形式的教学视频(扣像拍摄、PPT录屏、动画等),吸引学生通过课程网页学习,使大多数同学逐步养成通过课程平台学习的习惯。教学团队也花了大量时间组织教学材料、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


授课目标

    《波谱解析》的学习可为后续的《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注意介绍波谱解析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侧重培养学生实际解析图谱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最终能够具有独立解析各种小分子化合物图谱的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波谱解析介绍及主要研究内容

课外阅读1 紫外光谱

课外阅读2 红外光谱

习题:简答题

平时测试

第二章 核磁共振氢谱

第一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第二节 1H-NMR的化学位移和积分

第三节 1H-NMR的偶合裂分和偶合常数

第四节 1H-NMR谱的解析方法

习题

补充资料

平时测试

第三章 核磁共振碳谱

第一节 常见的13C-NMR测定技术

第二节 常见碳信号位移范围及其解析方法

补充资料

单元测试

第四章 二维核磁共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2DNMR谱的分类

第三节 2DNMR谱在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2D Reference

习题:简答题

单元测试

第五章 经典质谱技术

质谱的基本原理

质谱中有机分子裂解及主要离子

基本有机化合物的质谱

质谱解析

补充资料

单元测试

第六章 现代质谱技术

第一节 质谱的发展

第二节 常见质谱技术

第三节 高分辨质谱

单元测试

第七章 综合解析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的一般思路及方法

第二节 综合解析习题课

补充资料

平时测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具备大学本科水平的有机化学、物理学知识水平。



参考资料

教材:

 

      1. 《波谱解析》(第二版) (本科药学) 孔令义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年3月.

 

参考书目:

 

      1.《复杂天然产物波谱解析》孔令义 编著.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年9月.

 

      2.《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张正行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8月.

 

      3.《有机光谱分析》张正行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8月.

 

          4.《波谱解析》(第一版) (本科药学)孔令义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7月.




常见问题

1.化学位移能够提供的信息?

化学位移可以提示质子所处化学环境,氢谱中各种基团的化学位移变化很大,不易记忆,但只要牢记几个典型基团的化学位移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甲基0.8~1.2ppm,连苯环的甲基2ppm 附近,乙酰基上的甲基2ppm 附近,甲氧基和氮甲基3~4ppm,双键5~7ppm,苯环7~8ppm,醛基8~10ppm,不连氧的亚甲基1~2ppm,连氧的亚甲基3~4ppm。

 

2.偶合常数可以给出哪些结构信息?

可以从偶合常数看出基团间的关系,邻位偶合常数较大,远程偶合常数较小。还可以利用Kapulus 公式计算邻位氢的二面角。对于有双键的化合物,顺式的氢之间偶合常数为6~10Hz,反式的氢之间偶合常数为12~16Hz。

 

3.质子偏共振去偶可以用来确定碳的类型,为什么现在常用DEPT 谱,而不同质子偏共振去偶谱?

质子偏共振去偶区分伯、仲、叔、季碳的方法是根据裂分成四重、三重、二重和单峰,如果峰离得近会产生重叠,不容易解析,而DEPT 区分伯、仲、叔、季碳的方法是根据峰向上或向下,峰不会重叠,并且质子偏共振去偶的灵敏度比DEPT 法的灵敏度低得多,所以现在常用DEPT 谱区分碳的类型。

 

5.解析合成化合物的谱、植物中提取化合物的谱和未知化合物的谱,思路有什么不同?

合成化合物的结果是已知的,只要用谱和结构对照就可以知道化合物和预定的结构是否一致。对于植物中提取化合物的谱,首先应看是哪一类化合物,然后用已知的文献数据对照,看是否为已知物,如果文献中没有这个数据则继续测DEPT 谱和二维谱,推出结构。对于一个全未知的化合物,除测核磁共振外,还要结合质谱、红外、紫外和元素分析,一步步推测结构。

 


中国药科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曲玮

曲玮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