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税收法规在实际工作中到底是怎么应用的?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怎样避免税费计算与申报出现错误?什么时候必须完成纳税申报?知你所求,解你所获,让税费的计算与申报变得简单、明了!在这里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线索,以案例为载体,和你一起算税报税。欢迎加入郭老师的税收课堂!
税收法规在实际工作中到底是怎么应用的?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怎样避免税费计算与申报出现错误?什么时候必须完成纳税申报?知你所求,解你所获,让税费的计算与申报变得简单、明了!在这里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线索,以案例为载体,和你一起算税报税。欢迎加入郭老师的税收课堂!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税收是国家对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交税不单单是税务机关和企业的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会计专业人才来说,准确计算应纳税额并及时完成纳税申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企业损失,并为企业经营运作降低成本出谋划策;对于非会计专业学习者来说,掌握税务知识,时刻关注税收法规,可以维护自身的权益、把握经济动脉、提高信息利用率!特别是“双创”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必要的税务知识已成“刚需”,有助于创业的统筹规划,提高创业成功率。
这门课的主题是什么?
本课程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印花税等常见税种的税收基本规定、税款的计算与纳税申报表的填报方法。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
本课程可以使学习者结合各个税种的应用场景认识计算税款的原始单据、明确计算税款的法律依据,完成税款的计算和纳税申报表的填报。系统学习该门课程,不仅能熟悉税收法规还将深刻理解税收法规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应用的。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1、以问题为导向,案例为载体,将税款的计算和申报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相结合,在深刻理解税收法规同时学会应用,实现了理实一体化。
2、知识模块化,模块系统化。该门课程按照工作流程将税费的计算与申报分解为5个一级工作任务、40个基本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短时高内聚化的教学视频,掌握纳税与申报各个流程模块,最终形成系统化的税收知识。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常见税种纳税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等税收基本规定
能力目标:会根据税收基本规定计算应纳税额、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填写纳税申报表
素质目标:培养学习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技能、服务企业和社会的意识。
课程大纲
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
课时目标:理解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征税模式、征税范围、纳税人;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确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能够根据企业不同类型确定纳税期限;能够准确确定不含税收入;能够判断出视同销售业务并完成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能够识别不得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会计算进项税转出额并完成纳税申报;能在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或旧货时计算并申报增值税;能够计算出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房地产时预缴的增值税税额和汇算清缴的增值税税额并完成纳税申报;能够计算并完成金融服务业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工作;能够计算并完成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工作。
1.1认识增值税
1.2 确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3 确定不含税收入
1.4 确定视同销售业务
1.5 确定不得抵扣的进项税计算进项税转出额
1.6 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或旧货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
1.7 房地产开发企业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
1.8 金融服务业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
1.9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的旧货与物品
1.10 实操演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
1.11 实操演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
消费税的计算与申报
课时目标:理解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纳税环节;能够区分纳税人与负税人、价内税与价外税;能够准确确定从价定率应税消费品不含税的销售收入计算应纳税额并完成纳税申报工作;能够判断出在什么情况下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需要计算缴纳消费税会计算应纳税额能够完成纳税申报;能够识别出委托加工业务,会计算并申报代收代缴消费税;能够判断出外购或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加工应税消费品时已纳税款可以扣除,会计算应纳税额能完成纳税申报。
2.1 认识消费税
2.2 从价定率应税消费品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
2.3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
2.4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
2.5 连续加工应税消费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
财产、行为与特定目的税
课时目标:理解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契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与计税依据;能够准确计算相关税种的应纳税额并完成纳税申报。
3.1 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算与申报
3.2 房产税的计算与申报
3.3 契税的计算与申报
3.4 印花税的计算与申报
3.5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算与申报
3.6 预缴土地增值税
3.7 土地增值税的计算与汇算清缴
3.8 车船税的计算与申报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
课时目标:理解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能够区分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能够区分应税收入、免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会计算企业所得税的预缴额并完成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工作;能够根据企业类型选择相应的表单并确定填报顺序;能够准确填报收入、费用明细表;能够完成职工薪酬及明细、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捐赠支出、资产的折旧与摊销纳税调整工作,能够判断、计算并申报免税、减记收入与加计扣除项目;能够完成主表的填报工作。
4.1 认识企业所得税
4.2 预缴企业所得税
4.3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表单选择与填报顺序
4.4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收入费用明细填报
4.5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职工薪酬及明细纳税调整与申报
4.6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纳税调整与申报
4.7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捐赠支出纳税调整_
4.8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资产折旧摊销情况纳税调整(1)
4.9 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资产折旧摊销情况纳税调整(2)
4.10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免税、减计收入与加计扣除
4.11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主表的填报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
课时目标:能够识别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区分居民个人与非居民个人、理解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会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能够完成居民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工作、能够计算并申报居民个人分类所得应纳税额并完成纳税申报工作。
5、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
5.1 认识个人所得税
5.2计算并申报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
5.3计算并申报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
5.4计算并申报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稿酬所得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
5.5计算并申报居民个人分类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
5.6计算并申报居民个人分类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
5.7计算并申报居民个人分类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应纳税额
5.8 计算并申报居民个人分类所得—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网中网》电子报税教学平台,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
2、《经济法基础》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
常见问题
Q:作为普通的公民,有必要学习税费的计算与申报吗?
A:有必要。税收是国家实现政治和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每一个人都处在紧密联系的社会经济网络之中,必要的税收知识有助于学习者在经济管理、生产经营以及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Q:我没有任何税法的基础知识,能学这门课程吗?
A:能。本课程对税收基础知识进行统筹梳理与解构,串联纳税计算与申报实际流程,培育学习者的财务思维和纳税意识,并可作为创业者的拓展课程。通过对知识点片段式讲解,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接收,最终熟悉税收基础知识和纳税基本要求。
Q:我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已经学习过税法,还有必要再学习这门课程吗?
A:有必要。税法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税费的计算与申报与税法课程高度相关,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税法的学习,已然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但是无法关联具体的应用场景,也不知道各种税额在申报表中如何呈现。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税收法规与具体案例相结合,将计算结果以工作结果相呈现,系统学习后可对税收法规有更加直接、具体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