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除了在国防、空间技术等尖端领域里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外,在交通管理、冶金、化工等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能在快节奏、高度自动化的社会生活中轻松、自在,请加入我们的课程课程学习吧。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让您获得控制技术相关的知识。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除了在国防、空间技术等尖端领域里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外,在交通管理、冶金、化工等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能在快节奏、高度自动化的社会生活中轻松、自在,请加入我们的课程课程学习吧。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让您获得控制技术相关的知识。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自动控制技术》是自动化、机电、电气及信息类各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包含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术语,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方法以及几种数学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时域分析法及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该课程突出物理概念的阐述,减少数学推导,强调工程实用知识的介绍,强化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是一门体系完善、脉络清晰的专业基础课。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术语;
(2)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方法以及几种数学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3) 掌握用时域分析法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及稳态性能;
(4)掌握离散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
(1)能综合运用自动控制相关知识分析生活、生产中的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及性能;
(2)能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简单的控制系统。
3.素质目标
(1)培养缜密的思维能力,养成务实的工作作风;
(2)养成规范、端正、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认真、刻苦、勇于实践的工匠精神;
(3)培养快速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4)培养服从组织协调的意识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程大纲
概述
课时目标: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对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及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1.1 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3 对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
1.4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述
单元测验一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课时目标:掌握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的方法。
2.1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2.2 传递函数
2.2 传递函数
单元测验二
单元作业二
动态结构图及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课时目标:掌握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动态结构图的方法,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求取。
2.3 动态结构图
2.3 动态结构图
2.3 动态结构图
2.4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单元测验三
单元作业三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及性能分析
课时目标:了解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掌握系统的性能分析。
3.1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3.2 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单元测验四
单元作业四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稳态误差分析
课时目标:掌握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系统的稳态误差的分析。
3.3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3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4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单元测验五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及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的绘制
课时目标:了解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掌握典型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和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掌握系统的福相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
4.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4.2 典型环节与系统的频率特性
4.2 典型环节与系统的频率特性
单元测验六
单元作业六
系统的伯德图的绘制、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课时目标:掌握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掌握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4.2 典型环节与系统的频率特性
4.2 典型环节与系统的频率特性
4.3 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稳定性
4.3 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稳定性
单元测验七
单元作业七
离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数学基础
课时目标:了解离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z变换的定义、方法、基本定理及逆z变换,掌握差分方程及其求解。
5.1 离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5.2 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
5.2 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
5.2 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
单元测验八
单元作业八
离散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及性能分析
课时目标:掌握脉冲传递函数的相关知识,掌握离散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及稳定性分析。
5.3 离散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5.3 离散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5.4 离散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5.5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单元测验九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或工程应用数学)、电工技术与应用、电子技术与应用
参考资料
黄坚.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M]. 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