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中国作曲家及其钢琴作品赏析
分享
spContent=本课程设计理念遵从研究型综合大学培养方案,根据社会对研究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思想纳入课程之中,确立《中国作曲家及其钢琴作品赏析》课程的核心内容——以中国作曲家为线,以中国钢琴作品为导向,以解析、研读与演绎为突破,切实培养善于解读中国钢琴作品,擅于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注重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独立分析中国钢琴作品的能力,深入探究中国钢琴音乐风格的思考力,翻转课堂的自学能力,分组研讨的思辨力,以及独奏、合作演奏能力等。深入探究,多维度思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视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分组研讨等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示范、互动、混合教学、翻转课堂等手段,促进学生熟悉中国作曲家,感知中国钢琴音乐,深入系统地学习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师生共创沉浸式、互动式中国钢琴作品解析与演奏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就是通过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来了解中国钢琴音乐,在教学安排中,学习近30首钢琴作品的弹奏。并在钢琴乐曲弹奏学习过程中,将弹奏知识、乐理知识、演奏常识循序渐进地安排在每一课的学习中。呈现方式集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希望让成年钢琴学习者,不但能够弹奏钢琴,还能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音乐的乐趣。


        在课堂上,教师对所讲授的专业理论进行现场示范,通过现场演奏的形式,直观演示并分析中国钢琴作品,使学生逐步熟悉并对近现代钢琴作品感兴趣。让学生通过课堂观察,获得感性认知,这对钢琴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需要目的明确,示范的内容跟讲授的内容一致;易懂易学,学生观察演示直观、容易;减少次要因素的干扰。


       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上,会留一些特定问题让学生下去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钢琴演奏没有唯一正确答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锻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每堂课给学生布置分析及弹奏谱例,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键盘实操,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合理的音乐思考逻辑。

成绩 要求



鉴于课程特点,本课程采取全过程考核。平时成绩30%(包括出勤率10%,小测试及回课2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40%;


期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上半学期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考查的形式分为演讲+笔试,或演奏+笔试。考后由任课教师综合评定分数。


期末通过考核音乐会+演讲等形式,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程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