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土壤肥料学
分享
spContent=《土壤肥料学》为农作物、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茶树、中草药的品种选育繁育、高产高效种植,以及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提供科学培肥土壤与施用肥料的知识储备。课程系统介绍土壤的物质组成、基本性质与形成发育,农田土壤质量管理,以及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大中微量元素肥料、复混肥料与有机(类)肥料的理化性状、转化特征、科学施用原理与方法。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正确识土、合理用土、培肥土壤、绿色施肥、土壤监测的专业技能;培养综合运用土壤肥料学的理论知识,科学诊断植物营养失调与改良低产土壤的审辩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课程具有师资多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模式智慧化、考核方式多元化等特色。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土壤肥料学》是我校国家一流建设专业与国家特色专业农学、园艺和茶学,以及国家一流建设专业植物保护和省级一流建设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课程依托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省级教学团队,引用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通论》的慕课资源并结合自建土壤学慕课资源,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的学校办学定位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系统介绍土壤的物质组成、基本性质与形成发育,农田土壤质量管理,以及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大中微量元素肥料、复混肥料与有机(类)肥料的理化性状、转化特征、科学施用原理与方法,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土壤物质组成与性质、土壤肥力与管理、土壤形成与发育、土壤分类与利用,以及主要肥料的理化性质、转化特征和科学施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正确识土、合理用土、培肥土壤、科学施肥、土壤监测的专业技能。

素质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如厚植“三农”与“家国”情怀,普及“粮食安全”等国家战略与绿色发展理念等等;锻炼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交流协作的能力。

成绩 要求

课程成绩由线上(慕课)成绩和线下(慕课堂)成绩综合评定:

课程成绩=线上成绩(70%)+线下成绩(30%)

其中线上课程成绩考核详见评分规则;两项成绩都是100分制,合格线都是60分。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与分析技能。

参考资料


Ÿ 中国大学MOOC(四川农业大学Ÿ土壤学). https://www.icourse163.org.

Ÿ 谢德体主编. 土壤肥料学(第2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

Ÿ 黄巧云主编. 土壤学(第二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Ÿ 徐建明主编. 土壤学(第四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Ÿ 李保国、徐建明等译. 土壤学与生活(原书第十四版),2019

Ÿ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壤.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Ÿ 周健民、沈仁芳主编.土壤学大辞典.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Ÿ 张俊伶主编. 植物营养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1

Ÿ Ray R. WeilNyle C. Brady. The Nature and Properties of Soils, 15th Edition. Pearson Press, Upper Saddle River NJ, 2017.

Ÿ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https://www.zg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