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病原生物学(二)-人体寄生虫学-56学时
分享
spContent=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桥梁学科,是医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和考试课程。本课程讲授人体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诊断方法、流行规律与防治原则等专业知识,宣传寄生虫病防治方法,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源性寄生虫病、机会性寄生虫病、输入性寄生虫病感染率不降反升。通过本课程学习,你可以有以下收获:

1、了解各种常见人体寄生虫的感染方式、感染途径及主要症状,掌握这些寄生虫病的诊防治方法,为健康生活提供知识保障。

2、帮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衔接基础与临床,掌握寄生虫病的诊防治,全面提升实践能力。

3、在提高个人公共卫生素养的基础上,担当健康传播的使者。

二、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讲授人体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诊断方法、流行规律与防治原则等专业知识,为寄生虫病的诊、防、治提供指引;宣传寄生虫病的诊防治方法,为人民大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三、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1、全面开展双语教学,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双语教学的实施,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督促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2、采用PBL的授课模式,帮助学生构建广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增强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医学知识, 培养为患者服务的意念, 促进与人合作共事的意识。

3、建立本科生科研小分队,通过提高文献查阅的能力,组织研读英文文献,成立科研实践小组,鼓励撰写综述,开展自然科学基金撰写培训及鼓励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及竞赛等,培养医学本科生科学研究各方面的能力。

4、探索翻转式课堂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与学生或老师进行交流;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其科研水平。

 


授课目标

从课程中学习到常见的寄生虫病的基础知识和防治方法,发现一些曾经的认识误区,并能用于指导日常生活,在提高个人公共卫生素养的基础上,担当健康传播的使者。

成绩 要求

课程由理论课及实验课两部分组成。实验课占总学时的1/3。考核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平时分占10%,实验操作考试占10%,期末考试占80%。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人体解剖学

医学免疫学

组织胚胎学

病理生理学

参考资料

Foundations of parasitology. 9nd ed.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