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程所研究的电机是电、磁、力、运动等物理问题和工程问题的综合。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机的基础理论,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作好准备。通过电机学课程学习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机相关工程问题,并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有效结论;通过实验方案设计,能够提出电机相关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等因素;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机相关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能够针对电机相关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够就电机相关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等;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依托电力特色鲜明的行业优势,按照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理念,培养思想素质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机学是本专业的核心课和学位课,服务于“素质高、能力强、专业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学生学习和行业发展特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达成如下目标。
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变压器、交流绕组、同步电机、异步电机和直流电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
能力:提升学生综合分析电机理论和运行特性的能力,促进高阶思维发展。强化学生将电机知识运用于解决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电机多学科应用的创新能力。
素质:依照学校双服务理念,融入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爱国强国学习动机,塑造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追求卓越的品格;引导学生跟踪电机发展前沿与趋势,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平时成绩占50%(其中书写作业10%,MOOC学习10%,课堂点名及课堂表现15%,课堂讨论15%)、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50%。
课程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50%,60分及以上为合格。
预备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电路原理、工程电磁场
教材及参考资料
[1] 辜承林等.《电机学》(第四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2] 孙旭东.《电机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戈宝军,梁艳萍,温嘉斌. 《电机学》,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6
[4] 顾绳谷.《电机及拖动基础》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 许实章.《电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6] 汤蕴璆,史乃.《电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7] A.E.Fitzgerald著, 刘新正等译.《电机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学习电机学基本原理,结合电工手册标准;将网上视频学习与教材内容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