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职业教育心理学
分享
spContent=职业教育心理学是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师范类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师范生)必修的大类基础课程(2学分,32学时),自1985年7月我校开设师范专业以来,本课程一直列入师范生培养计划。课程主要讲授职业教育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既探索职业学校学生如何学习,又探讨职业学校教师如何帮助中职生学习。课程着眼于提高师范生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师范生职前发展,并为其迈向教师职业生涯成为新时代卓越教师奠定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学校立项的“课程思政”试点改革课程,力图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体现新时代职业学校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促使师范生深刻理解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增强师范生对中国传统教育心理智慧以及新时代职业教育实践中所蕴涵的教育心理学思想的认同,激发师范生不断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职业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转为对职业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培育和提升成为“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而努力学习的内在动机,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新时代职业学校教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等规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2.掌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不同流派的学习理论、分类学习理论、学习动机、教师心理等内容。

3.学会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

4.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心理学智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掌握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程序,学会提出研究问题并初步实施研究计划。

2.通过学习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掌握从事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方法与策略,正确处理职业教育情景中的学与教的关系。

3.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帮助学生更好地从中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实际来思考学与教育的心理学问题,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通过对相关职业教育教育教学的政策与实践的相关案例分析,总结和提炼反映我国生动教育活动中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思想。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课程思政目标):

1. 高度认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深刻理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成为“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而努力学习。

2. 增强对中国传统教育心理智慧以及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中所蕴涵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思想、观念的认同,提升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心理学话语意识。

3.提高学生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院校学生观、发展观、学习观与教学观。

4.树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学好职业教育心理学,努力成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新时代职教教师


成绩 要求

1.平时作业:3次,含一次在线测试,占总评成绩的35%。

2.课堂讨论与出勤:占总评成绩的15%。

3.期末测试:1次,占总评成绩的50%。

课程大纲
参考资料

  材: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第3版)

参考书目:

1】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第二版)

2】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罗伯特·斯滕伯格,温迪.威詹姆斯著,姚梅林,张厚粲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2

3】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五版)

5】职业教育心理学,胡克祖,中国人民大学2018出版社,2008

6】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夏金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安妮塔·伍尔福克著,伍新春,张军,季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第12版)

8】中国教育经典解读,田正平,肖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9】教育心理学,李西营,熊建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0】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