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照明艺术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11月01日 ~ 2021年01月14日
学时安排: 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照明是空间设计的必修课程,在环境设计领域,把照明与艺术表现相结合,用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来启发学生对于光应用的创造力,课题强调实践性、实验性,让学生可以通过课题实验获取经验,尝试用光来表述“光与影、光与材料表现、空间的叙事性、空间与时间”的互动。浙江工业大学环境设计系《照明艺术》本科课程。
照明是空间设计的必修课程,在环境设计领域,把照明与艺术表现相结合,用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来启发学生对于光应用的创造力,课题强调实践性、实验性,让学生可以通过课题实验获取经验,尝试用光来表述“光与影、光与材料表现、空间的叙事性、空间与时间”的互动。浙江工业大学环境设计系《照明艺术》本科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以掌握不同灯具、光源的照明特性、使用效果为前提,鼓励学生用艺术化的表达手段表现光源载体的特性,并完成课程作业视频记录。最终实现用光影的互动,表现空间的叙事性,光影与材料表现,空间与光、时间的互动。课程作为二年级本科学生进入设计课程阶段的专业基础课,力求能起到对学生的思维拓展、尝试个性化的设计表达,为后续设计专题课程打好思维基础。

授课目标

艺术是设计思维的推动力,大量的艺术表达案例激发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呈现光影与空间、材料、时间的互动,把光作为作为第一视觉语言,进行具有独立思考的个性化表达。


1-      课程通过对照明方式的基础理论讲述,是学生对空间照明的方法进行整体了解。

2-      大量艺术家作品中光元素的使用及表现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照明载体进行自发的创作与表述。

3-      结合课程作业,使学生通过设想光影效果---在空间内实现效果---视频记录全过程,整个作业过程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

 

课程作为二年级本科学生进入设计课程阶段的第一门专业课,力求能起到对学生的思路拓展的作用,为后续设计专题课程打好思维基础。


成绩 要求

视频作业50%,作业过程记录20%,课堂教学问答10%,最终作业呈现(课堂展示+小组陈述)20%

课程大纲
光的基本表现方式
课时目标:介绍光源的使用特性,从构成角度入手,介绍光的特性与表现特征
1.1光的类型-自然光与人工光源
1.2光的特性-结合设计案例
1.3光的艺术表现
设计表达中的光
课时目标:从设计作品入手,结合案例讲述光的语言与表达方法
2.1空间设计中的光
2.2舞台表现中的光
2.3展示设计中的光
光与艺术表现
课时目标:从艺术家的作品入手,结合案例讲述现代艺术作品中的光元素,如何使用、如何表达
3.1艺术的精神诉求与表现元素
3.2艺术作品中的光
3.3新媒体艺术中,光作为第一视觉语言的表现案例
预备知识

1-      对照明艺术课程众多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2-      掌握基础的灯光照明方式,并了解室内设计中灯光使用的基本布局方法

3-      以课题实践为线索,对空间中光影语言创作众多思考方法的对应学习

4-      对光影语言的艺术表现素材的收集与整理

5-      完成课下的学习问卷,针对空间创作的知识进行持续学习,并主动与后置设计课程进行知识点对应。

     6-  完成对相关文献的查询与整理

     7-  完成课程视频记录作业,针对作业进行课堂讲评。


参考资料

自编教材

《光影游戏》宋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美国视觉设计学院从书:设计元素.平面设计样式》萨马拉/著,齐际、何清新/译,广西美术出版社

[2]《艺术设计的光迹构成》(日)朝仓直巳/著,林征、林华/译,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常见问题

本科二年级学生刚结束一年级的通识艺术基础课程,对专业基础几乎没有任何了解,模型语言课程作为构建空间思维体系的第一门专业课程,需要从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用课程讲座迅速打开学生的思维,并大量进行图例参考与分析,使学生对空间中的光影表现方式迅速形成思维框架。

2-迅速使学生通过空间设计来进行艺术表达,用艺术作品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设计创造力。要求学生记录光的实验过程,时刻通过实验来筛选视觉元素,把光的表达作为第一视觉表现元素。


浙江工业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宋扬

宋扬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