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设计思维与方法
分享
spContent=1.《设计思维与方法》面向高校设计初学者,定位为设计学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力争达到三个目标:在思维层面,突破既定的形式与限定的概念,让自己更openminded;在知识与认识层面,提取比较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大知识量大信息量的开拓视野;在能力培养方面,使大家能够利用所学更加主动的面对设计命题,培养其应变反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思考能力、研究转化创造等能力。 2.课程共48课时,由理论讲授、方法训练、创造提升三个环节共16讲组成,精选包括设计思维、方法论、设计方法等内容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大师、经典作品、社会现象、设计问题进行研讨、辩论和设计实践探索,借以提高大家对设计思维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 3. 课程教学设计,设定为环环相扣的教、学、管三步,是一个由QQ群+慕课+课堂派搭建的下课不下线的实时交互现场,能最大限度发挥大家的学习,利用学校电子资源系统,实践深度学习理论。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第一讲    课程概述 及设计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


第二讲    设计方法与一般方法的区别


第三讲    看设计师思维——以王澍、周子书、本间贵史、青山周平为例


第四讲    解析设计活动,认知当代设计思维方法


第五讲    设计思维与方法训练——发散思维之视觉联想


第六讲    设计思维与方法训练——发散思维之头脑风暴(默写式)


第七讲    设计思维与方法训练——发散思维之思维导图


第八讲    设计思维与方法训练——发散思维之逆向假设


第九讲    设计思维与方法训练——从思维发散到整合


第十讲    设计思维与方法训练——和田十二法


第十一讲  社会性设计思维——乡村设计的思维与方法


第十二讲  社会性设计思维——社区设计的思维与方法


第十三讲  社会性设计思维——设计驱动城市创新的思维与方法


第十四讲  社会性设计思维——文创产品领域的设计思维与方法


第十五讲  社会性设计思维——设计扶贫与ORID(聚焦讨论)


第十六讲  四岗四带:高师院校专业美育人才培养的徐州探索


成绩 要求

平时成绩占30%,实践成绩占20%,闭卷考试占50%。

综合考核成绩的计算:平时成绩×30%+实践成绩× 20%+闭卷考试×50%=100%


课程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