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从经典的交通流理论入手,重点讲授交通流各项参数的基本特性及函数模型,各类不同的交通现象如交通排队、拥挤以及容量下降等,并从车辆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角度、以及宏观连续流角度等分析了交通流模型建立的依据和思路,探究了交通流仿真模拟的方法及应用。基于上述理论与模型,深入分析了交通供需之间的关系及其平衡原理、研究了现代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最后,从驾驶员可接受间隙、公共交通网络等方面介绍了交通流相关的其它理论与模型。课程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设计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将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联系,使学生工程意识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道路交通交通流特性理论及分析的基础上,学习并运用现代交通流模型进行交通需求与供给分析,了解交通流中的跟车理论、交通流波动理论和排队论,并运用相关理论对道路交通运行的各种静态与动态行为进行更为详细和精确的分析。要求学生了解交通流跟车、排队分析模型最新动态,掌握一些常用的交通流模型的适用条件和使用方法。
Coursework 30%
Presentation I 15%
Presentation II 15%
Class Research Project 35%
Class Attendance 5%
交通工程学、交通系统分析、交通感知与检测、数理统计与分析
[1] 交通流理论,姚荣涵,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
[2] 城市交通流演化规律及应用,谭墍元,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3] Traffic flow theory: characteristics,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numerical techniques. Ni, Daiheng. (c2016).
[4] Stochastic evolutions of dynamic traffic flow: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 Li, Li,Shi, Qixin.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5)
[5] 交通流理论与方法,张生瑞,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6] 交通工程学(第2版),王炜,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7] Queuing Theory,Mohsen Guizani,Academic Press(2010)
[8] Highway Capacity Manua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TRB)(2010)
[9] 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袁振洲,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10] 智能交通系统,徐建闽,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11] 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 Based on Neural Network,Jian Zhao,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8)
[12] 交通调查与分析,王建军,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3] 道路交通分析与设计,索尔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14] 交通流理论,D.L.格劳,人民交通出版(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