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按照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精心设计了智能制造生产管控技术相关的项目来研究数控加工中心操作、零件建模与 CAM 编程、机器人上下料系统操作、MES 系统配置与操作与智能制造系统生产管控的设计、调试以及虚拟仿真。项目内容做到基础性和拓展性相结合,训练和实用相结合,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相结合。
在课程项目实施中,均按学生的认知过程分为能制造生产管控实训系统认知、数控加工中心操作、零件建模与 CAM 编程、机器人上下料系统操作、MES 系统配置与操作与智能制造系统生产管控。具体项目任务根据具体功能需求开展智能生产管控项目设计执行等要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提升动手能力,通过团队协作、交流提升职业素养。工作现场所需的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等职业态度分别被融入到各项目的教学中,并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引进课堂,缩短了教学与职场的距离。
(一)素养目标
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康体魄;
4.具有分析与决策能力;
5.具有与他人合作、沟通,团队工作能力;
6.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具有自我学习、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能力。
(二)知识目标
1.熟悉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组成;
2.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技术参数及选型依据;
3.掌握数控机床的技术参数及选型依据;
4.掌握工业机器人设备与外围设备的通信方式;
5.掌握CAM编程与仿真的设计方法;
6.掌握MES自动排产零件加工系统和任务执行。
(三)能力目标
1.能进行数字化设计CAD/CAM;
2.能根据实际操作数控机床;
3.能设计工业机器人与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电路;
4.能编写、调试工业机器人程序及电气控制PLC程序;
5.能设计编程调试智能制造单元系统;
6.能二次开发与维护MES管控系统。
本课程采用多元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程作业、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于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按百分制计分,其中单元测验占30%、单元作业占30%、讨论占10%、期末考试占30%。分值级别为60~84为合格,85~100分为优秀。
学生拥有《PLC应用与实践》《电机与电气控制》《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工业传感与检测》与《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等相关专业课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