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2021秋季材料力学
分享
spContent=山东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是山东省精品课程,教学效果优秀,授课教师讲课熟练、概念清楚、理论联系实际、条理清晰。教学体系完整丰富,教学设计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建立基本理论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欢迎参加本课程的学习! 课程是按照4学分设计的,3学分的同学可以选学其中部分内容。本课程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也可作为翻转课堂学习的线上学习,还可以作为预习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山东大学的学生更好完成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课程描述

《材料力学》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和破坏的规律,在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材料力学》是一门学科平台基础课程,在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材料力学》以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等为基础,不仅为后续的《机械零件设计》、《弹性力学》、《结构力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密切联系工程实际的学科,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广泛应用于机械、材料、土木、交通、水利、能源、航空航天、船舶、采矿、生物医学等行业。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具备初步的实验能力、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力学基础。

本课程基于“以学习为中心”和“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进行设计,提出了多元化的学习目标,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课件及其它学习资料、参加在线测试和在线作业,实现材料力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完成线上测试和线上作业、参加线上课程讨论,提高分析工程实际问题、解决材料力学问题、对力学计算结果进行评估、对构件优化设计的能力,

(3)通过参加线上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的学习,提高科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

二.选用教材

       1. 冯维明主编,材料力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6月。

      2. 冯维明主编,材料力学-2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年1月。

      注:教材1是教材2的改版,其中教材1的“第十章动载荷与交变应力”,是把教材2的“第八章交变应力与疲劳极限”和“第十一章动载荷”合并到一起。

       三.授课教师

刘广荣,冯维明,宋娟,李文娟,赵俊峰,虞松,刘敏

四.课程计划

本课程从202195日开始,开课时间共17周。

周次

日期

       

1

9 5-9 12

学习准备篇,第一章 绪论

1-2

9 6-919

第二章 杆件的内力·截面法

3-5

920-10 10

第三章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6-7

1011-1024

第四章 杆件的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

8-9

1025-11 7

第五章 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

10

11  8-11 14

第六章 组合变形

11

1115-1121

第七章 压杆稳定

12-13

1122-125

第八章 能量法

14

126-12 12

第十章 超静定结构(选学内容)

14-15

12 6-1219

第十一章 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16-17

1220-12 28

复习。完成慕课的线上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截止日:20211228日。20211231日公布成绩,结课。


授课目标

学完课程后,学生能够:

1、识记并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对部分公式进行推导和证明。

2、计算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应力、应变和变形,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简单的疲劳强度和动载荷计算。

3、判断组合变形的种类,计算杆件在组合变形下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应用强度理论对杆件的强度进行计算,应用能量法对杆件的变形进行计算。

4、运用材料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运用力学理论设计简单的工程结构。对力学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具有基本的文献检索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5、叙述基础的力学实验测试方法,能用电测法测量应变,并设计一些简单实验来验证基本理论和结论的正确性。

6、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愿意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和能力,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7、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解并遵守科学和工程伦理规范,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思维和方法。


成绩 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理论力学,大学物理。


参考资料

《材料力学》第五版,刘鸿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例题及课后习题。

《材料力学教与学》,苟文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其中的学习指导和习题解答部分

《材料力学-重点难点考点辅导与精析》,苟文选,王安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学习辅导及习题解答部分。

《材料力学》 (第五版) 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主编潘丽娜,刘东星,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习题解答部分。(也可参考第六版同步辅导书)

《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主编王守新,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材料力学重点难点及典型题精解》,闵行,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


常见问题

有问题可以联系任课老师,也可发邮件到5142762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