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国外马克思主义
分享
spContent=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实践哲学,这是一条重要但很少在课堂上被详细讲解的线索,其原因之一就是它的难度。本课程化繁为简,增加趣味,但保证系统。尤其在理解和解释哲学与实际生活关系的内容上,下了大量功夫,希望能够借此带来更准确、更有层次也更有魅力的课堂体验。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时代需要并生成哲学,哲学见证也孕育时代。在新时代,也就是近代,诞生了以德国古典哲学为经典形态的一系列影响深远、成果卓著的哲学。在其影响下,产生了具有最强社会实践价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产生了诸如存在主义、现象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各种类型的重要学说。本课程从作为近代哲学最高峰的德国古典哲学四大家(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出发,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他们的哲学体系、重要著作、时代思想来源及效应,然后进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性的分析,并进而讨论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两种特别重要的形态:海德格尔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课程力图运用多种有趣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同学深入浅出地了解这些伟大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生平,以及他们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思考。本课程内容并非简单的哲学史内容慕课化,而是经过特别设计,选取了大量趣味性和研究性兼具的内容,既适合于哲学爱好者自学,也有利于有意愿在此方向做深入研究者了解消化非课堂讲授所能覆盖的重要知识内容。

授课目标

本课程授课目标为:

  1. 系统介绍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大家及其思想

  2. 详细论述这些思想与时代的具体关系

  3. 由此引导学生不仅从理论知识上,而且从实践运用上明白哲学的意义

  4.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对不同哲学形态及其关系有所思考

  5.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和时代有所思考

成绩 要求

总分达到80分及以上可以申请优秀证书,60分至80分可以申请合格证书。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本门课程向所有专业和所有成年有自主理解力的学生开放。一般而言,不需有任何专门预备知识。但如曾阅读过一两本通俗哲学史著作,收看体验更佳。

参考资料
  1. 《大问题》

    作者:  [美] 罗伯特·所罗门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简明哲学导论
    原作名: The Big Questions
    译者:  张卜天 
    出版年: 2011-1

  2. 《哲学的历程》

    作者[美]威廉·F. 劳黑德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教育
    副标题: 西方哲学历史导论(第四版)
    原作名: The Voyage of Discovery: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Fourth Edition)
    译者郭立东 / 丁三东 
    出版年: 2017-3-1

常见问题

Q :  请问有讲义可以下载吗?

A :  请做好课堂笔记,本课程无可下载的讲义

  

Q :  有没有推荐的哲学入门书籍

A :  推荐三本哲学入门书籍,觉得有难度的同学,不妨先看看这些书籍。1. 大问题,所罗门;2哲学的故事,杜兰特;3.哲学的历程,劳黑德


Q :  如何做课堂笔记?

A :  此处提供一个可能的笔记,供同学们参考:

笔记:费希特在耶拿(第二讲)

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三条原理

 

1.什么叫知识学:非独断论(客体到主体),是唯心论-观念论(主体到客体)

           关心知识的发生条件,要素和要素的关系

 

2.观念论:以心灵为导向(新的世界观看方式:我们的经验不是简单摹写世界,而是包含着对世界的主动理解,这种理解不必一定按照我们感官受刺激的顺序和方式进行):让世界在心灵的理解中得到呈现。

3. 发生条件:费希特三原理(绝对无条件的原理,内容上有条件的原理,形式上有条件的原理)

 

4.第一原理:绝对无条件的原理

关键:主体。自我作为思维的条件(所有被意识到的东西,都有赖于首先要有意识的活动)

批评:这是主观唯心主义

辩护:意识活动在这里仅仅是一个被设定的条件,但还没有谈及任何具体内容。

5.设定:直接的,进行规定的,条件的(而非结果的)

 

问题:那么,具体的规定的结果从哪里来呢?回答,有赖于第二原理。(下一节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