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农村金融学
分享
spContent=本课程主要对农村金融的各个领域进行全景式的系统研究,既注重对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准确阐释,又注重对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和最新金融实践的解析,努力将基础性与前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起来。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经济金融理论为指导,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金融和农村金融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为框架,以农村金融(特别是农村商业银行)的银行业务经营管理、改革创新、合作金融、农业保险、金融监管与政策等为重点。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通过学习《农村金融学》,学生可以系统掌握农村金融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正确认识农村金融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农村金融的基本业务,掌握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基本技能,并能结合我国农村现状和国家、行业及企业的农村金融活动、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

这门课的特色在于:

一是突出理论基础性、强调实践操作性。既要满足高年级学生理论分析和学术研究打基础的需要,又满足学生对业务操作和实践应用的需要。

二是课程安排上做到“三主体三兼顾”,即以正式金融为主体、兼顾非正式金融,银行业为主体、兼顾保险业和证券业,以国内农村金融为主体、兼顾国外农村金融。

三是知识技能上做到“三结合”,即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结合,经营管理与监管政策结合,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结合。

授课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农村金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农村金融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正确认识农村金融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农村金融的基本业务,掌握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基本技能。具体包括:

(1)了解农村金融的特点,现代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

(2)弄清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新旧范式 ;

(3)把握农村金融的地位和作用,各种农村金融理论 。

2.能力目标

在掌握上述基本知识基础上,要求学生能结合我国农村现状和国家、行业及企业的农村金融活动、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具体包括:

(1)能利用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金融理论认识到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农村金融的体制改革要求。

(2)能结合农村金融研究和调查实践,解决实际农村出现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辨能力、自信力、文字组织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农村金融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引起同学对农村金融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城乡平等的价值观,理解农村金融的发展的迫切性。

(2)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小组课程报告、PPT随机答辩等环节的巧妙设计,有意引导同学培养“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3)具备良好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通过对农村金融现有实际案例的剖析,引导同学进行思考与创新,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

成绩 要求

单元测试(40分)+课程讨论(10分)+考试成绩(40分,结课考试)+课后作业(10分)=综合成绩(100分)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学生应已对《金融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课有系统学习。

参考资料

1.《农村金融学》 ,王曙光、乔郁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2. 《穷人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 著,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

3.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 张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贫穷的本质》,阿比吉特·班纳吉等著,中信出版集团

5.《逃离不平等》,安格斯·迪顿著,中信出版社

6.《乡土中国》,费孝通,山东文艺出版社,2019年。

7. 《穷人的诚信: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故事》,穆罕默德·尤努斯 著,中信出版社,2020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