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工程地质
分享
spContent=工程地质学是将地质学的原理运用于解决工程地基稳定问题的一门学问。工程地质学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勘察和研究建筑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等工程地质条件,预测和论证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必要防治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正常运行。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同学们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与知识,针对不同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具备分析场地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地质灾害的能力,合理利用自然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并能有效防止与消除不良地质现象及各种危害,为工程建设服务。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主要涉及与工程相关的地质学基础知识,涉及知识面广,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经二十多年积累探索,本课程形成了以下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构建了系统化的课程知识体系

将学习对象(工程-地质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将工程地质条件类比为生理研究、工程地质问题类比为病理研究、工程地质勘察类比为诊断研究,建立了面向工程建设的“条件-问题-勘察”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

●以实际工程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学术能力

课程在教授学生掌握基础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引入,帮助学生建立基础地质思维,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中与地质环境相关的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

课程采用团队模块化教学,任课教师除具备基础地质学专业知识,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因此在教学中可同时引入与土木、交通工程相关的地学前沿性知识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其学术能力。

●创设了显隐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情境

通过对中国丰富多样地质环境和对宏大工程建设的学习认知,增强了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自信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为特征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理解,形成了追求卓越和创新的态度,增强了行业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授课目标

1、熟悉工程所在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即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的特点。

2能够对某些工程地质条件下工程地质问题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发育过程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基本评估。

3了解改善、防治或利用相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和防治地下水的方法;了解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4、了解工程勘察的目的、任务、阶段、要点、方法。了解工程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编制方法、国家与行业规范;能够分析地上与地下工程兴建和运行的有利与不利地质因素,进行建筑场地适宜性评价。


成绩 要求

本课程按学习过程记录进行积分考核,单元测验40%,期末考试40%,域外成绩20%(即为讨论区交流成绩,在平台本课程所有讨论区发言次数累计6次及以上者为满分,由平台讨论区记录的活跃用户列表数据折算为域外成绩)。

课程大纲
参考资料

1.       《工程地质》孙家齐,陈新民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工程地质学基础》罗国煜,李生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