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法》是针对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为适应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进行设计。该课程不仅可以综合运用和提高教学设计、学与教的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理论,也是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教学见习、实习的必备基础。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特建设在线课程。在线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史与建设现状、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基于课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法及信息技术教师发展等模块。其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及基于课型的教学是学习的重点。课程学习中,需要学习者能开展具体的教学设计,借此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本课程面向高校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师范以及相关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法学习,也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继续教育。
1.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2.培养运用基本教学原理与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实施与教学研究等能力;
3.在课程学习中培养信息技术创新设计的意识,形成将来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倾向。
课程成绩构成:
1.单元测验(20%):针对每个单元课程学习的检测。
2.单元作业(50%):针对单元内容展开文献分析及教学设计。
3.课程讨论(30%):针对单元内容指定讨论题目。
本课程无证书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兴趣的学习者都可以参与,如果具备教学设计、学与教的心理学等学习基础更佳。
教材:
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李艺、朱彩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
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董玉琦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王佑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王吉庆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李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李艺、李冬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走进课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必修)》,李艺、钟柏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走进课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选修)》,李艺、朱彩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张义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践》,苗逢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学会教学》,(美)理查德·I·阿兰兹主编,丛立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课堂观察Ⅱ: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崔允漷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2.《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Tim Bell等主编,孙俊峰等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有效教学》,崔允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现代课程论》,钟启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6.《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 本课程部分案例来自已发表的文献或一线教师提供,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2. 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