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AI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大学生涯规划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数学120分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信息技术教学法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3月03日 ~ 2021年06月12日
学时安排: 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1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本课程所用教材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李艺、朱彩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教材编写遵循“能力本位,知行并举”的理念,得到全国几十所高校教师的认同,并被选为相关课程的教材。本课程也继续秉承这一理念,内容既包括理论层面的探讨,又包括丰富的来自信息技术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同时又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教学技能的训练指导,满足学习者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教学能力持续提升的需求。
本课程所用教材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李艺、朱彩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教材编写遵循“能力本位,知行并举”的理念,得到全国几十所高校教师的认同,并被选为相关课程的教材。本课程也继续秉承这一理念,内容既包括理论层面的探讨,又包括丰富的来自信息技术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同时又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教学技能的训练指导,满足学习者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教学能力持续提升的需求。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针对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为适应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进行设计。本课程不仅可以综合运用和提高教学设计、学与教的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理论,也是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教学见习、实习的必备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发展历史与建设现状、课堂教学方法、基于课型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法、信息技术教师发展等模块。其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与分组讨论、专题研讨等形式进行。教学技能的学习则通过观摩一线教学视频、研读优秀教学案例、个人实践(教学设计、说课)等形式开展。

本课程面向高校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师范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法学习,也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继续教育。

 

授课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2.培养运用基本教学原理与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实施与教学研究等能力

3.在课程学习中培养信息技术创新设计的意识,形成将来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倾向。

 

成绩要求

课程成绩构成:

1.单元测验(10%):针对每个单元课程学习的检测。

2.单元作业(60%):针对单元内容展开文献分析及教学设计。

3.课程讨论(30%):针对单元内容指定讨论题目。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1.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2.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

3.信息技术课程的国际比较

第二讲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现状

1.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究

2.教材建设现状及分析

3.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第三讲  课堂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讲练法

3.任务驱动教学法

4.项目学习

5.探究教学法

第四讲  理论课的教学

1.基础性内容教学

2.原理性内容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内容教学

第五讲  技能课的教学

1.关注对象及属性

2.把握技术本质

3.培养学科思维

4.分层次教学

第六讲  实验课的教学

1.实验课的解释

2.实验课的类型

3.实验课的流程

4.实验报告的撰写

第七讲  作品制作课教学

1.作品制作课的解释

2.作品制作课的基本模式

3.作品制作课的教学过程

第八讲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1.前置评价

2.过程性评价

3.总结性评价

第九讲  信息技术教师发展

1.备课

2.说课

3.公开课

4.讲座

5.课题研究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最好具备教学设计、学与教的心理学等学习基础

参考资料

教材:

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李艺、朱彩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

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董玉琦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王佑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王吉庆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李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李艺、李冬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走进课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必修)》,李艺、钟柏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走进课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选修)》,李艺、朱彩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张义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践》,苗逢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学会教学》,(美)理查德·I·阿兰兹主编,丛立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课堂观察Ⅱ: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崔允漷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2.《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Tim Bell等主编,孙俊峰等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有效教学》,崔允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现代课程论》,钟启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6.《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常见问题

1. 本课程部分案例来自已发表的文献或一线教师提供,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2. 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南京师范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朱彩兰

朱彩兰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