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影像表现
分享
spContent=课程致力于课程研究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法,融合中国本土特色,以洋为中用讲好中国故事为前提,将课程细分为18个情境下72个知识点。试图回归美育的本质,就是对学生直觉的引导,用影像之美来温润学生眼睛和心灵。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影像是视听语言诉诸“看”的那一部分,它是视听语言的基础。首先,影像的基本单位是“镜头”,镜头并不是影视语言最小的切分单位,但却是一个便于研究与分析的基本单位。严格来说,影视语言并不存在某一个语言学意义上的最小的切分单位。但是在实际分析影片时,为了便于分析,我们以镜头为基本单位。其次,摄影对于形成影像的重要意义,影像决定了影视语言的绝大多数重要方面。

 

本课程将在从情绪、空间、节奏、视点四个方面将基本的影像表现方式一一罗列,并对这四大营造的作用、分类进行详细解读,结合经典影视案例将四者的实现方式进行展示。在掌握影像表现的基本模式之后,进行分模块的综合训练。分为几个章节分别是人物现身和退场、打斗、追逐、惊惧、争执和冲突、对话、悬疑和搜索。详细讲解了各种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几种叙事表现模式,对这些模式进行详细分解、实地演练。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特性及影像表现基本概念并结合经典影视片段演示,理解影视艺术及影像表现的基本原理,熟悉影像表现的基本四大营造模式和特殊表现方式,掌握人物现身和退场、惊惧、悬疑和搜索、争执和冲突、追逐以及打斗的表现方法,具有根据文案或脚本独立拍摄影视作品的能力。

成绩 要求



考评方法与标准

 

一、 考核方法

“影像表现”课程的考评方法:

A. 单元测验;

单元测验共9次,由客观题组成,系统自动评判。

B. 考试;

进行三次考试,考试内容为情节片段的仿拍,仿拍由教师评分进行判分。

创作要求:结合情节构成、场景构成课程内容,通过微型情节片创作和摄制,体会画面空间与场景、镜头长度与时间、情景与节奏的对应关系。

要求:1、拍摄 2、剪辑合成。

技术规格:高清(HDTV)。视频压缩采用H.264(MPEG24 Part10profile=mainlevel=3.0)编码方式,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500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ps,帧率为25f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音频采样率48KHz,码流率128Kbps(恒定)。

 

二、 评分标准:

 

单元测验(30%);课程作业(30%);结课考试(40%)

  

说明:

1、三次仿拍考试,每次仿拍分值100分,共300分。在总成绩的70%。

2、域外成绩是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数据和每个单元的测验完成情况,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30%。


镜头是电影叙事和记录的自然单位。构成镜头的元素具有不同的功能,能够叙事的只有影像和语言。判断镜头是否叙事的依据是摄影机有没有在场干预事件或者事后放映机有没有选择事件。

影视画面造型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光镜头、构图、景别、光线、摄影机的运动以及色彩的运用等内容。

剪辑时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动作的眼力,剪辑素材并发现它们与下一画面连接的剪切的能力,运用影像和选择音乐的能力,以及制造旋律和情节的创造力,剪辑者还要赋予由连续的静止画面所组成的电影以跳动感,给影像注入生命。剪辑者会自然而然地在众多的镜头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点是剪切点,这就是剪辑的旋律感。与此同时作品的全貌也会在许许多多的摄影素材中慢慢呈现出来。透过素材,看到作品应有的面貌。



课程大纲
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Christopher Kenworthy,《大师镜头——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

刘立滨,《影视画面造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

张会军,《电影摄影画面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

托德·斯托弗,《数码摄像技巧大全》,江苏科技出版社,2005年

彼德·沃德,《电影电视画面的镜头语法》,华夏出版社,2004年

阿提斯,《准备!开拍!专业视频拍摄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

郝大鹏,《DSLR高清视频拍摄》,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

斯蒂夫·斯托克曼,《拍摄手册:77种方法让你的影片更完美》,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

赫伯特·泽特尔,《视频基础(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布莱恩·布朗,《电影摄影:理论与实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

杰奎琳·弗洛斯特,《导演的摄影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