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强的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甲)》、《网络设计与集成》课程的后续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上,对路由协议和交换协议在整体上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掌握常见路由协议、交换机协议的原理、配置方法,掌握网络日常维护的方法和工具,熟悉知名设备厂家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产品,达到组建企业网络、园区网络等中小规模网络的技术要求,并具备解决网络中常见问题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为:
(1)理解交换机的硬件和软件构成,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及协议的配置方法,初步具备交换网络 的设计和管理能力,具备组建、维护中小型交换机网络的技术。
(2)理解路由器的硬件和软件构成,掌握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特别是要掌握不同区域、不同路由协议间的网络互联互通的设计和配置及优化。
(3)了解市场上常见的网络设备厂家及其设备的技术特点、使用领域,以及网络建设过程,掌握网络规划、设计的方法和实施步骤,并对网络工程技术发展和市场发展间的相互关系有所认识。
(4)了解主流网络系统软、硬件的局限性,具备基本的网络系统的性能分析能力以及优化能力。
(5)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追求科学真理、热爱祖国、为构建网络努力奋斗的情怀。增强学生在网络空间治理、网络强国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6)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前瞻视野,了解计算机网络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能够评价网络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该课程的学习方式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学期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
线上 | 线下 | 总计 | |
平时成绩 | 视频观看5%,线上单元测验成绩10%,话题讨论5% | 课堂互动表现20% | 40% |
课内上机 | 在线作业10% | 实验验收30% | 40% |
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20% | - | 20% |
合计 | 50% | 50% | 100% |
计算机网络
教材:
[1].沈鑫剡,路由和交换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沈鑫剡,路由和交换技术实验及实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参考教材:
[1].Medhi, Deep, and Karthik Ramasamy. Network routing: algorithms, protocols, and architectures. Morgan Kaufmann, 2017. 外文原版
[2].Palesi, Maurizio, and Masoud Daneshtalab, eds. Routing algorithms in networks-on-chip. New York: Springer, 2014. 外文原版
[3].徐功文,路由与交换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4].孙良旭,李林林,吴建胜,路由减缓技术(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刘静,赖英旭,杨胜志,李健,路由与交换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