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国家级“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课程组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以计算思维为导向,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在线教学资源,包括自编教材、课件、MOOC教学视频、教学案例、闯关测试和试题库。教学内容全面,讲解深入浅出,符合学习者的特点。
(1)设计具有MOOC特征的课程体系及教学视频
以计算思维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运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联合高校间优秀授课教师,共同开发,共建资源,共享课程。与自编教材相配套,将13个章节拆解成116个小知识单元和案例,制作成116个MOOC短视频,配套17个单元练习或闯关测试,1076道试题量。
注重视频后期制作与动效应用,将复杂知识点用动画展示,让整个屏幕的重点突出在学习者面前,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准确定位到屏幕的关键位置。
(2)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内容
借助MOOC平台,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理论部分注重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常用算法,掌握问题求解方法。实践部分以任务驱动方式注重实用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训练,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课前(线上)、课堂(线下)、课后(线上)3个阶段。课前要求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观看视频,完成练习。课堂用于主题探讨、师生互动、答疑解惑及现场习作点评。结合最新科技资讯与学生互动,有效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课后学习巩固和总结交流。实践操作以任务方式驱动,分组完成,当场在线提交,教师实时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在校学生,我们实施了课内与课外联动,线上与线下互补的教学形式,并形成了多维的形成性评价机制。通过多维度综合测评,线上线下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使评价更科学合理。课程总成绩=线上学习40%(包括视频观看、闯关练习、线上案例模仿等)+课堂和课后30%(包括课堂讨论、问题回答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实践上机30%(包括在线课堂习作和课后实践)。每个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1)《计算机与计算思维导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8
(2)《计算机基础案例解析指导教程》,科学出版社,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