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影像诊断学
分享
spContent=《影像诊断学》是临床及影像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集影像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临床学科,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影像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地位和诊断上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影像诊断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帮助临床各科解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医学影像诊断学就是运用影像技术手段、利用影像设备所呈现的人体内部结构影像信息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诊断、治疗和研究的一门科学,为疾病的诊断、预后和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是现代临床诊疗体系中的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环。医学影像学在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极大促进其它临床学科的发展,使医疗事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该课程主要由X线诊断,电子计算体层(CT)诊断,磁共振成像(MRI)组成,以X线诊断及CT诊断为重点。课程内容包含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及其最新进展,各系统疾病的临床病理及正常影像学表现,通过理论及典型案例重点介绍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影像诊断学课程的学习,使中西医专业学生开拓视野、增进临床能力,掌握足够的西医诊断方法、丰富中西医临床诊断手段,为培养高层次的临床实用型人才服务。



授课目标

通过影像诊断学课程的学习,使影像专业学生开拓视野、增进临床能力,掌握足够的西医诊断方法、丰富临床诊断手段,为培养高层次的临床实用型人才服务。

本课程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临床实用性、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使学生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及其适应症,熟悉人体各个系统正常表现和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掌握基本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方法、培养基本的影像诊断思维素养,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合理选择影像学方法为临床诊疗服务。在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中,通过明喻暗喻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既讲述医学影像专业知识,又穿插责任感,职业精神的教育,在全面提高专业课教学和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掌握医学影像知识、了解最新医学影像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成绩 要求

本门课程成绩的构成:形成性成绩占60%,终结性成绩占40%。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医用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西医基础课程。

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侯键 许茂盛主编《医学影像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06

2.参考资料:

(1)影像诊断学/于春水,郑传胜,王振常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07

(2)医学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德)德纳特原著者;梁长虹,曾辉主译.--6.--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7

 

(3)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王振宇,张雪君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06

(4)人体解剖彩色图谱/郭光文,王序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

(5)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第二版)/杨振汉 主编.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10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