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导论:什么是文化和警察文化;第一章:中西警察文化观念比较研究;第二章:警察物质文化;;第三章:警察行为文化;第四章:警察制度文化;第五章:警察精神文化;第六章:警察文化关系论;第七章:警察文化传播与交流;第八章:警察文化创新与警察现代化。
课程特色:
警察文化实践早已有之,一部警察发展史,就是警察文化发展史。中西方警学界对“警察文化”的自觉认识和研究均始于二十世纪中叶。中国警学界主要侧重于研究警察文化的正面积极因素;西方警学界则侧重于研究负面消极因素。在中国警学界对警察文化的认识又分广义和狭义之说。主讲教师采用广义警察文化说。课程讲授主要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对警察文化系统的物质、行为、制度、及精神四个结构层次及其所涉及的诸多内外关系等作具体剖析。本课程从广义文化视角入手,在课程建设中力求突出这样一些特色,即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系统性与专题性结合;课程讲授中,史论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以及注重以我为主、中外比较等。虽然近二十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警察文化研究和建设热,但对警察文化开展系统理论研究和体系构建,尚屈指可数。作为探索性的一门学科建设,希望能通过警察文化对比教育,让学生更容易地将所学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使之放眼全球,确立世界警察文化发展观,在国际警察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思考所学知识对今后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全面提高从警素质。
考核的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评估包括平时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50% 。终结性评估指期末的笔头考试,占学期总评成绩的50%。最终成绩以百分制形式给出。
1)平时成绩包括书面作业、作品、调研报告、课堂参与、出勤率等;对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教师应在平时成绩中有所体现;
2)终结性评估为期末开卷笔头考试。试卷内容主要分五个部分: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考核的标准及成绩构成要素:
题型 | 题量 | 每题分值 | 总分值 |
填空题 | 5 | 2 | 10 |
判断题 | 10 | 2 | 20 |
名词解释 | 4 | 5 | 20 |
简答题 | 4 | 5 | 20 |
论述题 | 2 | 15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