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分享
spContent=《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隶属于教育学大类,本课程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制度、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从而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分析学前教育活动案例,并指导学生进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和实践。《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理论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特点,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促进学生向合格幼儿教师角色转换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正确的认识,进而明确社会领域教育的特殊意义,熟悉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为后续幼儿园管理、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奠定基础。

授课目标

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含义;知道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正确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的原则;初步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方法。

目标2. 利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的原则和方法,能够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进行适当指导。

目标3. 能够结合社会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分析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给予正确指导,促进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目标4.初步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反思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相关的复杂问题。

成绩 要求

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课程总评成绩=课堂表现×10 % +平时作业×1%+实践成绩×20 %+期末考试成绩×60 %。总评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教育原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

参考资料

1. 李延方,郑育敏.4-5岁幼儿社会技能发展的追踪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1):34-40.

2. 李延方.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社会技能的关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0,32(01):74-81.

3. 章小慧.本土文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师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04):70-72.

4. 甘剑梅.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性质与课程地位[J].学前教育研究,2011(01):53-59.

5. 范雪飞.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苏州大学出版社,2020.

6. 王子恩,张思淼,陈妍,武悦心.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7. [美]阿尔伯特·班杜拉著,林颖等译.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7. 王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

8. 周梅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Children & Youth Version(1CF-CY),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