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为交通运输专长的主要专业课,内容新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理论性和实用性,可作为航空运输及相关专业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教学与培训。本课程有系统性地介绍现代航空运输生产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管理过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依据的基本政策法规。本课程具有交通运输专业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实验能力,能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能使理论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选用特定运输载具飞航数据(FDR/QAR),使用飞航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的相关科学技术,训练学生进行飞行性能分析,并以翻转方式简报成果。
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
1.了解民航运输管理体系及其组织与职责;
2.了解民航运输市场及生产组织的基本法规、规范和标准;
3.掌握民航运输业的社会属性与经济特性;
4.掌握民航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步骤和方法;
5.了解以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的民航安全管理基本理论、风险分析方法、突发事件与应急救援管理方法;
6.熟练掌握九大国际航权的定义。
7. 应用飞航数据挖掘(Flight Data Mining)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相关科学技术,训练学生进行民航运输运营效能提升实践,撰写报告,并以翻转方式简报成果;
8. 培养民航运输实际运营效能提升的运用能力。
本校飞行技术与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就业以民航为导向,为能使学生们的学习效益提升,且与未来就业相结合,培养民航运输实际运营效能提升的运用能力是课堂翻转考核的重点工作。
1. 课程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及考勤考核和课堂翻转考核,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2. 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40%+成果翻转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40%。
《机场规划与设计》、《机场运行》
夏洪山等编,现代航空运输管理,科学出版社,2016.12;
Q1 : 1. 问题: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现代航空运输管理,加「现代」两字有何新意?
A1 : 本课程紧密结合国际与国内民航运输生产实践,介绍现代航空运输生产与管理的新知识、新观念与新理论,以及相关的新政策和新法规,并配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和分析图表。
Q2 : 航空运输系统有那三大基本要素?
A2 : 机场、航空公司及空中管制为航空运输系统的三大基本要素
Q3 : 如何将航空运输这门课应用在航空市场?
A3 : 航空运输系统实际上是“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关系。在法规保障下,还要有航空运输、航运管理专业人才的经营,才能将“需求”与“供给”运营的很得体。
Q4 : 课程翻转考核的重点工作为何?
A4 : 能使理论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选用特定运输载具飞航数据(FDR/QAR),使用飞航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的相关科学技术,训练学生进行民航运输运营效能提升的运用能力,并以翻转方式简报成果。
Q5 : 何以要使用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为基础来构建民航运输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A5 :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进行产品质量管理的目的,是改善和提高产品品质,生产出符合设计指标和使用需求的优质产品。为达到这一目标,在航空运输生产的全过程中,都必须依据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组织、管理和生产。要保证按照质量的标准进行生产,生产者和生产工具两方面都必须具备能够生产出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条件和手段。有效的质量控制,目的是要一次成功地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而不是事后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