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艺术感知与表达
分享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适用于准备了解艺术人文知识、涵养艺术人文精神、增强艺术 人文素养的所有专业学生,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哲学、艺 术等领域中的艺术人文精神及价值等。通过分析鉴赏文史哲艺领域经典作品案例,提高学生人文艺术修养,通过设计实操案例,训练学生提高身体五感感知能力,实现身体感觉互通,提升感知敏锐度并强化认知。课程通 过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学生经过系统学习后,可以很好地提升艺术感知表达能力。课程通过解读艺术作品、人物、事件、风格、流派; 通过线上线下的教学融合;链接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思政的关联;通过互动体验、沉浸移情等教学方式,实现以美悦心、 以美怡情、达善育人的教学目的。

授课目标

教学目标1:


通过对感知觉原理的介绍,使得学生了解感知觉的艺术表达及类型,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范畴,明确艺术欣赏过程中身体感知反应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2:


通过不同品类艺术典型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种感觉在艺术欣赏体验中的互通,认真感知身体反应,提升身体感知能力,同时进行身体感知反应体验记录,进一步掌握艺术欣赏体验过程中的身体应和的方式,帮助学生清晰认知自我感知力,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3:  


实践部分以技法试验、场景模拟感知、即兴创作及创新应用为主,根据要求进行分主题研讨,通过实践训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配色构图训练,进行整体设计制作规划训练,充分调动五感感知能力,使学生获得对艺术表达的整体性训练认知,同时鼓励学生在清晰认知自我感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以及能够深度分析,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成绩 要求

平时:40%,(包含:考勤、课堂讨论、平时作业练习)

期末:40%

论文总结10%,作品展览:10%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自编

参考资料: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2] [] E.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

[3] []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著,宋健兰等译,《艺术让人成为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4] []克雷格.莱特 著,余志刚 译:《聆听音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5]刘睿著,《七堂极简心理课》,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2020.

[6] []C.赖特·米尔斯著,李康译,《社会学的想象力》,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