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系统掌握学习的本质与规律,深刻理解学习的内在机理、变化机制与影响因素,使每位学员能够根据学习原理与规律,分析和解决学习问题,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会学习,从根本上提升学习力。帮助教师学员和培训师等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学习规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成就幸福的学习者。帮助家长科学指导孩子有效学习。
学习活动:案例观摩、协作讨论、实践探究、作品分享、总结反思。
进度安排:课程教学周数共8周,第1周是熟悉MOOC平台的学习准备周;第2至6周为学习本质、原理与规律的学习实践周,7-8周为复习和作业及测试周。
8周以外课程的其他开放时间,是为了方便学员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学习进度而设的开放学习周。
课程包含的学习本质、认知过程、学习动机、学习理论、学习策略、认知发展等学习模块,也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这些课程内容可以帮助师范生等学友们顺利考取教师资格证;课程中的拓展和前沿内容,可以使在职教师与时俱进地提升教学能力。
欢迎加入课程QQ群,群号:521105899,关注课程微信公众号:第一题思维训练。课程内容抢先看。
本课程目标是帮助学员系统掌握学习的本质与规律,深刻理解影响学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他们其之间的关系,遵循学习的科学原理与本质规律开展学习活动。具体有四点目标:
1.让每位学员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与规律,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提升学习力。
2.让教师和培训师能够根据教学对象和学习内容等要素的不同,主动构建能够发挥学习者主体性、激发创造性、开发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交流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习者高效学习,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
3.帮助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参加教师招聘的学员能够顺利考取教师资格证,获得教师职位。
4.让家长科学地指导孩子学习。
注:本课程内容涵盖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的主要内容,例如认知过程、学习理论、学习迁移等主要考试模块内容,因此,本课程适合准备考取国家教师资格的朋友们备考,能帮您轻松掌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
本课程适合所有对学习感兴趣,想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怎样提高学习效果的人,特别是要帮助学生学习的各级各类教师、师范生以及想科学高效学习的朋友,只要您有了解学习本质与规律,有想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愿望,就能加入我们的课程学习。
本课程学习根植于实践,希望您将课程学习与改善自己的学习与工作质量相结合,遵循学习原理与规律,改进自己的学习、工作与教学实效,期望给您带来新的学习体验和高质量成果。学员达到学习活动要求,即可获得课程学习证书。
课程总分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1.讨论交流(20%):针对课程学习中主要内容、学习困惑与问题,发帖与同学、老师讨论交流。
2.随堂测验与单元测验(40%):完成课程中与具体学习情境相关的各项测验活动。
3.设计方案(20%):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理论透析,典型案例分析,能够综合利用学习的原理与规律,针对某个学习或教学问题,剖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或能够针对某项活动或某段时间的学习目标,制定可测量可监控可评估的具体学习方案。
4. 期末考试(20%):针对课程中知识要点测试,平台自动记分。
四项总分达到60分以上,即可获得合格证书,总分超过80分,可以获得优秀证书。证书分为免费证书(电子版)和认证证书(可查询验证的电子版和纸质版),你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根据需要进行申请。
主要参考资料:
1.[新西兰]]约翰·哈蒂(John Hattie) 著;金莺莲、洪超、裴新宁译.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教师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15
2.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约翰·D.布兰思福特, 安·L.布朗, 罗德尼·R.科金. 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与学校[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4.格雷厄姆·布朗-马丁等著,徐晓红译,重新想象学习:互联社会的学习变革[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5.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指导用书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安德烈·焦尔当. 学习的本质[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7. 周加仙编著,教育神经科学的使命与未来[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6.
8.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Edited by R. Keith Sawy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编.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指导用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编.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指导用书:教育学考试大纲 (适用于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四版) [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1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编写组.基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13.克努兹·伊列雷斯, 孙玫璐. 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14.大卫·苏泽著,方彤、黄欢、王东杰译,教育与脑神经科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特别说明:
为了教学需要,本课程部分内容参考借鉴了网络资料。如果不慎影响到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课程组446716708@qq.com联系。
欢迎选修更多精彩课程: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专题网站:https://tmooc.icourses.cn
欢迎关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公众号:教师慕课。
问题1:需要具备什么基础才能学好该课程?
答: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只要对学习发生过程与原理感兴趣,想了解学习本质规律、掌握学习工具与策略的人,有改善学习意愿的人,都可以学好本课程。
问题2:谁会进行本门课程的教学?
答:本课程由来自985高校、211高校等五所高校的六位教师联袂设计开发,广州大学杜玉霞、广东财经大学贺卫国、广州大学杨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谢运佳、兰州大学崔向平、江南大学马志强,六位老师多年来一直在从事认知科学与教育技术等领域的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在线教学经验丰富。课程负责人主持的在线课程受到二十多万学员好评,课程团队也在与学员共同学习与成长中积累了丰富的慕课教学与研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