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云 建设你的专属在线教育平台
中国大学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中药学
分享
spContent=《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各种中药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基本内容包括中药理论、中药应用知识两大方面,是中医理法方药治疗体系中治疗的工具,是中医辨证施治的落脚点,该课程以中药理论和中药功效应用为核心,是中医安全、有效用药的基础,也是沟通中医、中药专业的桥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基本知识,达到运用中医药理论认识中药、指导用药的基本要求,为学好《方剂学》及中医临床课程奠定专业基础。对于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是安全有效使用中药的必备知识。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药学》课程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以“强化理论、增强技能”为出发点,以“培养辨证用药、配伍用药、安全合理用药”为重点,以构建“岗位人、职业人、社会人”需要的知识体系为准则,梳理、整合教材内容并不断融入新知,力求教、学、用一体化。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用重点中药130种左右,熟悉常用中药90种左右,了解常用中药100种左右;要求明确每味药物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代表性药物的配伍意义、特殊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等知识,并能对常用中药饮片能够准确辨认。旨在培养学生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能力。

《中药学》虽属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课,但药材众多、内容丰富,具有“多学科嵌套、多领域交织”的特点,融医、药、文、史于一体,其综合性、延展性和深刻性已远远超出教材界限。临床中药学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构建出独特的“3+1”课程模式,即一个指导思想(燕赵名医用药规律文献整理及数据挖掘),三个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相结合)。

本课程的特色主要包括:

1.弘扬燕赵医学,传承燕赵医家用药经验——整理传承燕赵古今医家如刘完素、李东垣、张锡纯、李士懋、田淑霄用药经验,融合于授课内容。

2.细化课程内容,突出课程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将中药学授课内容分为四个方面:中药药性理论的传统认识和现代科学内涵、中药传统功用及其经典配伍、中药传统炮制与性效关系、中药安全合理应用的措施和方法。

       3.尊从认知规律,注重思维养成——课程讲授时,尊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课程讲授的主线按照通过药性理论分析重点常用药物的功用和配伍,指导学生学会认知和分析中药功用的方法, 并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案例分析等,将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4.结合时代特点,倡导安全合理用药——针对目前中药运用的普遍化、大众化和相继出现的安全问题,授课内容注重强调安全合理用药的观念和实例,并将《中药安全与合理用药导论》和《临床中药学理论与实践》作为补充教材。

   5.教学理念先进,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并灵活地运用了翻转课堂、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CBL(案例教学模式)、T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有利于夯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针对专业特点完成了课程主要内容全部的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团队教师在全国教学设计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次、三等奖2次,对校内外教学设计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6.推进课程思政,引领课程思政一流课程建设——团队成员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通过中药的起源和发展,领略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增强爱国精神;通过前贤名医涉险采药,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中药治病经验的日积月累不断丰富,培养学生的传承精神;通过讲解活血化瘀药、联系现代的络病理论,培养创新精神,九蒸九晒体现中药炮制匠人的工匠精神;中药文化内涵凸显中医药文化的人文精神。




 





授课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背诵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常用70种重点中药的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以及使用注意。

(2)学生能够背诵需要熟悉的50种中药的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以及使用注意。

(3)学生能够说出需要了解的50种中药的功效以及特殊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2.能力目标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解决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锻炼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1)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能够从性状方面鉴别常用中药饮片。

(3)学生具备辨证用药以及安全、合理用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学生能够在充满“文艺和文化范儿”的中药课中领略和体会中华医药文明的博大精深。

(2)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热爱中医药事业。

(3)培养高尚的医德、培育和提升“六大精神”

(4)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升华的“双丰收”。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1.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2. 掌握中医诊断学知识。


参考资料

1.钟赣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十三五规划《中药学》教材

2.张廷模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临床中药学》

3.张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中药理论与实践》

4.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中药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5.张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安全与合理用药导论》

6.本课程视频和课件中部分图片和视频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