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是高等院校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通识课,并不要求很高的数学基础和英语基础,适合拟从事进出口业务、国际商务、涉外经济管理的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你开拓国际视野,理解经济全球化,具备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通识课,并不要求很高的数学基础和英语基础,适合拟从事进出口业务、国际商务、涉外经济管理的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你开拓国际视野,理解经济全球化,具备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基本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 1)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2)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3)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4)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也是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要求,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分析研究国际贸易适用的有关法律与惯例和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各种实际运作,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和吸收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习惯做法,以便掌握从事国际贸易的"生意经",学会在进出口业务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贸易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做到同国际接轨。
不需要预备知识,但要求关注世界经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形势。
成绩 要求
课程大纲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课时目标:掌握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几个主要的国际贸易统计和分析的指标了解国际贸易分类
1.1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2 贸易差额与对外贸易量
1.3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1.4 贸易条件和对外贸易依存度
1.5 国际贸易分类
古典贸易理论
课时目标:掌握绝对成本论和比较成本论的原理理解比较成本论的主要假设和理论推演了解比较成本论的评价能够运用绝对成本论和比较成本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
2.1 绝对成本论
2.2 比较成本论原理
2.3 比较成本论简评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课时目标:理解相互需求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定理与模型了解要素禀赋理论的拓展应用了解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3.1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3.2 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提供曲线的推导
3.3 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提供曲线的变化
3.4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3.5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3.6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主要结论
3.7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评
3.8 里昂惕夫之谜
3.9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课时目标:掌握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概念、特点及成因掌握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了解需求相似理论
4.1 规模经济理论
4.2 产业内贸易理论
4.3 技术差距论
4.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4.5 需求相似理论
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
课时目标:理解重商主义对外贸易理论与政策了解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思想及实践掌握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了解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了解布郎德—斯潘塞的“以补贴促进出口”了解克鲁格曼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了解主张贸易保护的其他论点
5.1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理论与政策
5.2 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思想及实践
5.3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
5.4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
5.5 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
5.6 布郎德—斯潘塞的“以补贴促进出口”
5.7 克鲁格曼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
5.8 主张贸易保护的其他论点1
5.9 主张贸易保护的其他论点2
5.10 主张贸易保护的其他论点3
关税
课时目标:掌握关税的概念和作用了解关税的种类理解关税的经济效应及有效保护率
6.1 关税的概念和作用
6.2 关税的种类
6.3 关税的有效性
6.4 关税的征收
6.5 关税的经济效应
6.6 贸易大国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非关税壁垒
课时目标:理解非关税壁垒的概念与特点掌握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技术性贸易壁垒掌握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了解其他非关税壁垒。
7.1 非关税壁垒的概念与特点
7.2 进口配额制
7.3 “自动”出口配额制
7.4 进口许可证制
7.5 技术性贸易壁垒
7.6 其他非关税壁垒1
7.7 其他非关税壁垒2
7.8 其他非关税壁垒3
7.9 反倾销
7.10 反补贴
7.11 保障措施
品名和品质条款
课时目标:掌握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掌握合同中的品质条款理解品名与品质条款的注意事项
8.1 品名的意义;品名条款
8.2 品质的定义;约定品质的重要性;
8.3 凭样品买卖
8.4 凭样品买卖应该注意的问题
8.5 凭规格、等级、标准的买卖
8.6 凭牌名商标、产地名称、说明书和图样的买卖
8.7 表示商品品质应注意
8.8 品名品质条款表述及其解释
8.9 品质公差和品质机动幅度
数量条款
课时目标:掌握数量条款的表述方法了解商品数量的表现形式、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掌握溢短装条款的相关内容与注意事项
9.1 数量条款的法律意义
9.2 数量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
9.3 数量条款的内容;溢短装条款及注意事项
包装条款
课时目标:理解各类运输包装标志,掌握“唛头”的制作掌握定牌、无牌和中性包装的基本做法掌握国际贸易合同包装条款
10.1 各类运输包装标志
10.2 定牌、无牌和中性包装
10.3 包装条款表述及其解释
贸易术语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
课时目标:了解有关贸易术语的主要国际贸易惯例
11.1 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
11.2 国际贸易惯例的含义和作用
11.3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11.4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贸易术语FOB
课时目标:掌握贸易术语FOB的基本涵义和《Incoterms2010》FOB条款了解《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对FOB的解释
12.1 FOB贸易术语的含义
12.2 《Incoterms2010》FOB条款:一般义务;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12.3 《Incoterms2010》FOB条款: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12.4 《Incoterms2010》FOB条款:交货/收取货物
12.5 《Incoterms2010》FOB条款:风险转移
12.6 《Incoterms2010》FOB条款:费用划分
12.7 《Incoterms2010》FOB条款:通知的义务、交货凭证
12.8 《Incoterms2010》FOB条款:查对—包装—标记/货物检验;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12.9 《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对FOB的解释
贸易术语CFR、CIF
课时目标:掌握贸易术语 CFR、CIF的含义理解CFR与FOB、 CIF与CFR异同点掌握CFR、CIF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3.1 CFR的含义
13.2 CFR与FOB主要异同点
13.3 CFR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
13.4 CFR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2
13.5 CFR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3
13.6 CIF的含义
13.7 CIF与CFR主要相同点
13.8 CIF与CFR主要不同点
13.9 CIF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佣金、折扣和出口成本核算
课时目标:理解佣金、折扣的含义及表示方法掌握佣金的计算掌握出口成本核算理解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14.1 佣金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14.2 佣金的计算
14.3 折扣的表示及计算
14.4 出口商品的成本和收入
14.5 出口成本核算指标
14.6 单价条款
14.7 单价条款——非固定价
14.8 金额和总值
海洋运输
课时目标:了解海洋运输的优劣理解班轮运输的特点掌握海运运输运费的计算
15.1 海洋运输的优劣
15.2 班轮运输的特点
15.3 确定班轮运费率
15.4 基本运费计收标准
海洋运输单据
课时目标:掌握海运提单的性质和作用熟悉海运提单的主要种类
16.1 海运提单的性质和作用
16.2 已装船提单和备运提单
16.3 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
16.4 记名指示、不记名提单和指示提单
16.5 “空白抬头、空白背书”提单
16.6 直达提单、转船提单和联运提单
16.7 班轮提单和租船提单
16.8 全式提单和简式提单
16.9 正本提单和副本提单
合同的装运条款
课时目标:掌握合同的装运条款
17.1 装运时间
17.2 装运港和目的港
17.3 分批装运
17.4 转运
汇付与托收
课时目标:了解汇付的含义及当事人掌握汇付的种类及业务程序了解 托收的含义及当事人掌握 跟单托收的交单方式及程序了解跟单托收下的资金融通
18.1 汇付的含义及当事人
18.2 汇付的种类及业务程序
18.3 汇付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18.4 合同中的托收条款
18.5 托收的含义及当事人
18.6 跟单托收的交单方式及程序
18.7 跟单托收下的资金融通
信用证的含义、当事人及内容
课时目标:掌握信用证的含义和性质了解信用证的当事人掌握信用证的内容和程序
19.1 合同中的信用证条款
19.2 信用证的含义
19.3 信用证的性质
19.4 信用证的基本当事人
19.5 信用证的其他当事人
19.6 信用证的内容
19.7 信用证实务
信用证的种类
课时目标:掌握信用证的主要种类
20.1 信用证的基本种类
20.2 信用证的特殊分类1
20.3 信用证的特殊分类2
询盘和发盘
课时目标:了解交易磋商的形式和内容理解 询盘和发盘的含义掌握 发盘的构成条件理解 发盘的有效期、效和失效
21.1 交易磋商的形式和内容
21.2 询盘
21.3 发盘的含义
21.4 发盘的构成条件
21.5 发盘的内容必须十分确定
21.6 发盘的有效期
21.7 发盘的生效和失效
还盘、接受和合同的签订
课时目标:理解还盘和接受的含义 掌握构成接受的条件理解 接受的生效与撤回理解贸易合同成立的条件了解贸易合同的形式了解贸易合同的结构22.9 签订贸易合同应注意的问题
22.1 还盘
22.2 构成接受的条件
22.3 逾期接受
22.4 接受的生效与撤回
22.5 贸易合同成立的条件
22.6 贸易合同的形式1
22.7 贸易合同的形式2
22.8 贸易合同的结构
22.9 签订贸易合同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卓骏主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