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2019冬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叶恭银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11月14日 ~ 2019年12月31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1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spContent=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有望缓解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生物安全问题却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什么是生物安全?生物安全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生物安全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物安全性如何评价?生物安全如何管理?本课程将从科学、客观、理性的角度予以解答。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有望缓解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生物安全问题却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什么是生物安全?生物安全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生物安全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物安全性如何评价?生物安全如何管理?本课程将从科学、客观、理性的角度予以解答。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生物安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转基因生物出现和商业化应用、以及人们对转基因技术及其生物等引发的安全性担忧而发展起来的。其中,转基因生物安全不仅是科学研究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还响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面对社会和网上针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争议与对立,国家政府和科学界就转基因技术与生物安全的科普教育也予以了高度重视和推进。

本课程将从生物安全概念及其由来、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转基因生物(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原理与方法、以及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等内容为切入点,通过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知识解读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问题剖析与对策探讨相结合等手段,系统引导学员了解并掌握生物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技能、以及有关法规与管理体系等,以满足当前不断增涨的对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的需求,引导大家科学、理性地看待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等,进而带动、辐射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的科学认识进步。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讲授,让学员了解生物安全概念及其由来、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转基因生物(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原理与方法,以及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和风险交流等,引导学员和社会公众能科学、理性地看待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等。

成绩 要求

1. 课堂讨论(10%)。学员需在由老师发起的课堂讨论中回帖并评论他人的帖子,每个单元参与讨论记1分,共计10分。水贴不记成绩。

2. 课后测验(30%)。本课程会安排五次测验,每次6分,共计30分。

3. 课后作业(30%)。本课程会安排三次课后作业,每次10分,共计30分,需要学员单独完成。

4. 期末考试(30%)。将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期末考试,题型包括选择和判断等,共30分。

以上四项累积总分超过60分,即可获得结业证书,总分超过80分,可以获得优秀证书。证书及其发放工作由爱课程网负责,有关问题请咨询:010-58556579


课程大纲
绪论
1.1生物安全的概念
1.2生物安全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1.3生物安全学及其研究内容
1.4生物安全学的作用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方法
2.1基因工程的概念
2.2转基因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2.3基因沉默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2.4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3.1为什么要发展转基因技术
3.2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有哪些应用
3.3转基因技术在各国的应用情况是怎样的
3.4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原则与内容
4.1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目的
4.2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原则
4.3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程序与方法
4.4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内容
转基因微生物安全性
5.1转基因微生物的研发与应用
5.2转基因微生物潜在的环境风险
5.3转基因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动物安全性
6.1转基因动物研发与应用概况
6.2代表性转基因动物的研发应用概况
6.3转基因动物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性
7.1转基因植物发展概况
7.2转基因植物的潜在环境风险与争议
7.3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
8.1转基因食品的应用概况
8.2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8.3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安全风险
8.4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检测
9.1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检测的必要性
9.2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检测技术
9.3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检测策略与标准体系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法规管理
10.1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规管理的基本框架
10.2国际组织及国外农业转基因安全的法规管理
10.3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法规管理
10.4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解读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
11.1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环节
11.2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过程监控
11.3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设施条件监控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 刘谦和朱鑫泉主编. 生物安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417页

[2] 林忠平译, J. A. 托马斯和R. L. 富克斯主编. 生物技术安全与安全性评估.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312页

[3] 张伟主编. 生物安全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301页

[4] 旭日干, 范云六, 戴景瑞, 等. 转基因30年实践.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353页

[5] 谭万忠和彭于发主编. 生物安全学导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221页

[6] 郑涛主编. 生物安全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313页

[7] Ahmed, F. E. Te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in Foods. Food Products Press, Binghamton, NY, USA, 2004, 324 pages

[8]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Experiences and Prospect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Washington DC, USA. 2016, 420 pages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浙江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叶恭银

叶恭银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