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目标
通过法律史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法学理论的理解,更好地融会贯通各部门法学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念。
二、课程主题
本课程为法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一门介于法学和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具体地说是研究中国有史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本质、内容、体系、原则、特点和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及其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和基本规律。
三、课程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中国法律发展的线索,学会从史实中寻求法律智慧,不仅丰富和完善自身的法学素养和人文关怀,还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法的原理和为现代部门法的观照。
四、课程特色
突破传统以“静态”的角度对中国法制史的教学,以问题为核心重新组织课堂内容,同时介绍学术界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性思维,为其将来的多元发展提供帮助。
作为一种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本课程要想达到的目标是即“有趣”又“有用”,所以本课程教授内容是以案例、故事的形式回望过去,观照现实。
总评成绩=线上成绩45%+线下成绩15%+期末卷面成绩40%
线上成绩=视频和课件学习、发帖占40%+线上作业和测试成绩60%
线下平时成绩=反转课堂表现分(30%)+书面作业(20%)+教材挑错(50%);
总评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给予通过,80分及以上优秀,并可申请相应证书。60分以下给予不通过。
本课程无特殊要求的先修课程,欢迎所有对中国法律史感兴趣的同学选修。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著;
《中国法制通史》(多卷本,共10卷),张晋藩主编;
1.建议大家根据教师设置的课件内容顺序进行学习,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教学视频的语速问题众口难调,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速度播放。
3.对于大家的共性疑问,我们会通过公告的形式统一回复,请大家注意公告内容更新。
4.请大家在进行测验和作业之前,务必仔细阅读评分标准,例如测验只有一次机会、作业需要进行互评等,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