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云 建设你的专属在线教育平台
中国大学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现代金融学
分享
spContent=现代金融学是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研究现代经济和金融运行规律,探讨经济与金融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机制的一门课程,金融专业培养计划将本课程列为核心课程。由于其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再加上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现亦成为财经类非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课程简介

现代金融学课程以货币与存款货币银行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存款货币银行的派生机制。它主要通过对利率理论、金融市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阐述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等问题,从而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课程目的

本课程充分反映国内外成熟的金融学教学及科研的新成果。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金融专业实务知识,构建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经济管理专门人才,本课程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更新,既照顾金融学理论的脉络,又符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从而建立起既有明确研究对象,又有内在联系的独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事金融理论与实务工作所必须的金融知识。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现代银行制度下信用货币的特点、货币供应量与银行信用活动和金融市场的内在联系,中央银行宏观调节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金融宏观调控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经济中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活动的新发展;具有初步运用所学原理对金融领域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结合课后辅导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正确解读金融政策和把握政策方向,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模块设置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十四章三个模块(每周一章),模块1的主题为信用货币(第1-3章);模块2的主题为货币理论与政策(第4-10章),模块3的主题为金融体系(第11-14章)。各模块的具体章节安排请详见下面课程大纲。

四、授课方式介绍

为了便于学生由浅入深,由通至精,全面理解课程内容,本课程体系力求做到层层递进,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一方面要根据本学科、专业教学的基本规格和要求,采用视频观摩、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强化向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又通过动手实践、研究论文等第二课堂形式,培养学生采用宏观金融理论分析各种金融问题与经济现象能力,重点提升学生解决金融问题能力。

课程教学方法重点体现在:对于理论性较强课程内容,将增设一定经典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围绕案例分小组讨论分析,并撰写学术小论文或读书报告,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应用性的课程内容,将开设一定课时的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进行仿真模拟金融业务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以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设计问题为同学搭起各门课程的知识架构和内在联系;通过学生自己收集、分析相关资料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分析过程;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和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一学习小组由5名左右学生组成,选定某一题目组织讨论——包括小组交流、质疑和点评;要求每组制作PPT,内容包括选定主题的文献综述以及参考文献,以充分展示同学的学习成果。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金融专业实务知识,构建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学知识能够为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工作以及进一步的深造奠定基础,具体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达到如下目标要求:

知识要求: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现代银行制度下信用货币的特点、货币供应量与银行信用活动和金融市场的内在联系,中央银行宏观调节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金融宏观调控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经济中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活动的新发展

能力要求:具有初步运用所学原理对金融领域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正确解读金融政策和把握政策方向,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要求:培养辨析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银行业务与管理专门人才

成绩 要求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成绩是以“作业、测验、期末考试、及讨论活跃度”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各考核项目占比如下:
(1)测验成绩占20%;
(2)作业成绩占20%;
(3)考试成绩占50%;

(4)讨论成绩占10%;

本课程最终成绩 = 各考核项目成绩*权重值。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对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以及金融学具有一般的基础性了解(但不要求)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掌握课程知识。

参考资料

教材:

黄达,张杰。金融学(第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教授与张杰教授编著的《金融学》。早在1992年,该教材经当时的国家教委组织审定为“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1999年又作为教育部的“国家级重点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目前,该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同时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高等教育经典教材。黄达教授是国内公认的金融学界泰斗人物,其《金融学》教材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被国内高校普遍采用。

参考书:

1.凯恩斯。货币论(上下卷)。

2.马克思。资本论(货币部分)。

3.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述评(修订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5.迈克尔·伍德福德(Michael Woodford)。利息与价格:货币政策理论基础(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6.基德韦尔 (Kidwell D.S.), 布莱克威尔 (Blackwell D.W.)。货币、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原书第10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卡尔·E·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卡尔·布鲁纳(Karl Brunner) , 艾伦·H·梅尔茨(Allan H.Meltzer)。货币经济学:货币分析问题。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9.张五常。货币战略论:从价格理论看中国经验。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10.宋鸿兵。货币战争。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11.陈志武。金融的逻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

12.格奥尔格·席美尔 (Georg Simmel)。货币哲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13.于泽。理性非注意、粘性信息和最优货币政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4.弗格森 (Ferguson.N.)。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15.何新。汇率风暴:中美货币战争内幕揭秘。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16.张明君。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7.奥托马·伊辛(Otmar Issing) , 威特·加斯帕(Vitor Gaspar) , 英纳兹奥·安格洛尼(Ignazio Angeloni)。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欧洲中央银行的策略和决策方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18.陈学彬。货币政策微观基础:中国居民消费和投资行为动态模拟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9.张伟。货币危机之谜。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0.余明。中国货币冲销工具的选择与安排。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1.汪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常见问题
  1. 教学参考网站:人大经济论坛;一行两会网站;上交所、深交所网站。

  2. 专业期刊:《经济研究》、《金融研究》、《金融论坛》。

  3. 个性化要求:遵守规范,自由思考,放飞梦想,也许你就是下一个金融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