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中国文化概论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2月27日 ~ 2021年07月1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0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以为她很远,只在束之高阁的典籍里,其实一转身就能看见,你以为她很陌生,其实一直都在身边。 她在哪儿?她在父母的爱情婚恋里,在你的姓氏名字里,在母亲做的饭菜里,在你写的字、画的画里,在你身体的经络血脉里…… 她是绚烂千年的容颜,她是黑白无声的诗篇,她是大地山川的滋养,她是母亲温暖的爱怜,她赋予我们深沉的力量,千山万水,勇往直前!为什么你会对她如此眷念?因为,星辰总在闪耀,血脉代代相传。 欢迎走进香香老师的中国文化课堂,这里有数不清的宝藏,香香老师带你去搜寻家族宗谱、探访各民族婚姻风俗,看杨子老师的茶道表演、尝试古文字的书写、体验写意国画的魅力,现场感受中医名家的针灸手法等等,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个”一秒穿越“吧,去感知先贤古人的智慧,去体验中华文化的精妙!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以为她很远,只在束之高阁的典籍里,其实一转身就能看见,你以为她很陌生,其实一直都在身边。 她在哪儿?她在父母的爱情婚恋里,在你的姓氏名字里,在母亲做的饭菜里,在你写的字、画的画里,在你身体的经络血脉里…… 她是绚烂千年的容颜,她是黑白无声的诗篇,她是大地山川的滋养,她是母亲温暖的爱怜,她赋予我们深沉的力量,千山万水,勇往直前!为什么你会对她如此眷念?因为,星辰总在闪耀,血脉代代相传。 欢迎走进香香老师的中国文化课堂,这里有数不清的宝藏,香香老师带你去搜寻家族宗谱、探访各民族婚姻风俗,看杨子老师的茶道表演、尝试古文字的书写、体验写意国画的魅力,现场感受中医名家的针灸手法等等,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个”一秒穿越“吧,去感知先贤古人的智慧,去体验中华文化的精妙!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以为她很远,只在束之高阁的典籍里,其实一转身就能看见,你以为她很陌生,兜兜转转,其实一直都在身边。  她在哪儿?她在父母的爱情婚恋里,在你的姓氏名字里,在母亲做的饭菜里,在你写的字、画的画里,在你身体的经络血脉里……

       她是绚烂千年的容颜,她是黑白无声的诗篇,她是大地山川的滋养,她是母亲温暖的爱怜,她赋予我们深沉的力量,千山万水,勇往直前!为什么你会对她如此眷念?因为,星辰总在闪耀,血脉代代相传。   

       欢迎走进香香老师的中国文化课堂,这里有数不清的宝藏,香香老师带你去搜寻家族宗谱、探访各民族婚姻风俗,看杨子老师的茶道表演、尝试古文字的书写、体验写意国画的魅力,现场感受中医名家的针灸手法等等,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个”一秒穿越“吧,去感知先贤古人的智慧,去体验中华文化的精妙!

授课目标

本课程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对重要章节或重要人物、重要文化成就等,教师提出学习要点,提供参考书目,布置思考题,进行中国文化导读。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课程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爱国情怀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传承与践行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史上的主要文化门类的发展演变、重要文化人物和文化成就,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所学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和归纳,具有将文化史的相关问题进行整合的能力。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独立地分析、评价中国文化史上的文化现象、代表人物和文化成就,分析中国文化的产生背景与总体特征,展望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进一步开展学习与研究各类文化活动的能力。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

2.综合分析法

3.课外调研法

4.课内实践法


成绩 要求

1.考核方法

本课程考核方法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查,平时考核包括出勤、课堂讨论、平时作业三部分,期末考查形式为3000字学习心得。

2. 成绩评定

本课程成绩记录采取五级制,平时占70%,期末占30% 。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2.掌握“文化”“中国文化”的概念,人文精神的内涵。3.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4. 用辩证法分析、理解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二、教学重点:“文化”、“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三、教学难点: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四、课程思政:1.教师学习书法、针灸、太极拳等个人经历:激发学生学习、体验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近在咫尺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2.刘轩《我的文化觉醒》:感悟家国情怀。3.西方汉学家:感念大师精神。4.中国文化年:激发民族自豪感。5.高校自杀案例(反面教材):珍视生命的人文精神教育。
1.1什么是文化
1.2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
1.3 如何学习中国文化
姓氏名谓
课时目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姓氏的主要来源、古代取名的方式。2.认识“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3.了解古代的望族和大姓;认识家谱、宗谱的历史价值;理解“号”的文化意味。4.利用传统文化节日采风进行调研、实践能力的训练;分析家谱的历史价值培养探究学习能力。二、教学重点:中国姓氏的主要来源;家谱的历史价值。三、教学难点:“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家谱的历史价值。四、课程思政:1.中西方姓氏制度对比:增强民族自豪感。2.姓氏来源(与日本对比):激发民族认同感。3.清明节传统文化采风:体会孝道精神。4.寻访收集家谱:感悟家国情怀。
2.1中华姓氏文化
2.2古人的名、字、号
古代婚姻
课时目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婚姻的概念;了解婚姻的起源及婚姻形态的演变。2. 熟悉中国古代婚嫁的仪式与程序。3.了解古代的各种婚姻形式及婚姻禁忌,学会客观地剖析中国古人的婚姻观。4.运用多学科知识辩证分析原始社会的两性关系;在地方婚礼采风中提高社交能力。二、教学重点:婚姻的概念;婚姻的起源及婚姻形态的演变。三、教学难点:婚姻的起源及婚姻形态的演变。四、课程思政:1.原始社会的两性关系:培养敬重历史、孝亲敬老的品质。2.历史中少数民族婚姻形态的举例:提高各民族学生的文化自信。3.阿注婚:在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中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倡导理性的婚恋观。
3.1 婚姻的概念
3.2古代婚姻形态的演变
3.3特殊婚姻形式及婚姻禁忌
中国汉字
课时目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汉字的性质;认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汉字“六书”造字方法的内涵。2.辩证分析汉字结构中体现的基本精神,培养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3.梳理掌握有关汉字的知识和文化,深刻理解汉字的美。二、教学重点:汉字“六书”造字法。三、教学难点:汉字的性质和汉字的结构特点。四、课程思政:1.“鸟”“乌”“母”等汉字的结构解读:体悟古人的生活及思想观念,激发学生诚信、感恩的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2.百家讲坛名家对“武”字的误解(反面教材):提倡科学地传播传统文化,端正学术态度。3.体验古文字的书写:激发学生学写古汉字的兴趣,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4.甲骨四堂的介绍:学习先贤的治学精神。
4.1汉字的性质
4.2汉字的结构
4.3汉字的起源
4.4汉字的演变
古代绘画
课时目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征。2.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文化意蕴。3.在中西名画对比学习中提高鉴赏水平;客观评价宋徽宗、唐伯虎等古代艺术名人;在调研和体验中亲近艺术。二、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征和文化意蕴。三、教学难点:中国古代绘画的文化意蕴四、课程思政:1.中西名画对比中理解文化差异:尊重不同艺术表达形式。2.宋徽宗、唐伯虎、徐渭、郑板桥等名家介绍:理解大师执着的艺术追求、对高尚品格的坚守。3.齐白石学画经历、《不倒翁》作品分析:体现创新精神,感受爱国情怀。
5.1 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征
5.2 中国古代绘画的文化意蕴
饮食文化
课时目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体会饮食文化在国人生活中的地位。2.了解饮食文化的起源、夏商周饮食文化发展的各项成果及各代饮食文化经典。3.能综合分析南北饮食差异的原因;通过体验茶道,提高对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感知水平。二、教学重点:各代饮食文化经典。三、教学难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四、课程思政:1.古代制陶业、制酒、醋、酱悠久历史的介绍:体会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豪感。2.古代直观检疫经验总结的案例:感知古人智慧。3.讨论家乡美食:感念乡土情怀。4.查阅《本草纲目》:提倡平衡饮食、懂得珍惜食材。
6.1饮食文化概述
6.2饮食文化的渊源
6.3饮食文化的发展
传统医学
课时目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医学发展概况及历代中医名家与名著。2.了解中医理论基础和基本诊疗方法。3.辩证理解中医与西医文化的差异;提高诵读古文经典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中医名家与名著;医理论基础和基本诊疗方法。三、教学难点:医理论基础和基本诊疗方法。四、课程思政:1.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的介绍: 体悟古代朴素唯物思想、古人的智慧。2.《黄帝内经》部分章节解读:懂得敬畏自然,珍视生命。3.《刮痧》电影:激发民族尊严感。4.中医专家讲座:见证中医的神奇,倡导健康的生活。
7.1中医的理论基础
7.2 中医的诊疗方法
7.3中医文化的精髓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许  结.中国文化史.第一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张万红.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叶  朗.中国文化导读.第一版.北京:三联书店,2007

[5]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盐城师范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吴春香

吴春香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