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主要介绍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历史,各种文学思潮的兴替、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团体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它的开设有利于在学生的知识视野中,形成完整、立体的20世纪中国的“文学版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系统了解台港以及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目的。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世界华文文学史上的一批经典作品的独特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中把握世界华文文学经典的整体特征与区域特征。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在比较文学视野中运用跨学科、跨文化的多种批评方法解读文学经典的能力。
本课程的总成绩分为两个部分:
1. 平时(40%):包括出勤、作业、课堂回答问题、讨论等。
2. 期末考试(60%):小论文。
绪论(1学时)
介绍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要求和教学手段
第一章 香港文学(12学时数)(支撑教学目标1、2、3、4)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香港文学的分期,熟悉香港文学的主要特点,熟悉香港小说的主要题材,掌握香港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了解香港文学中的诗歌和散文创作。
二、教学重点:金庸、李碧华、刘以鬯等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对金庸武侠小说的恰当评价。
四、课程思政:香港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时代、社会、政治的复杂关系;金庸、梁羽生等作家小说中蕴含的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香港文学的分期和特点
第二节 香港的武侠小说
1.概述
2.金庸、梁羽生等人武侠小说的主要特色
第三节 香港的言情小说
1.概述
2.亦舒、李碧华等人的言情小说创作
第四节 香港现代主义流派概况
1.香港现代主义的日益成熟
2.刘以鬯的实验小说和《酒徒》
第五节 香港散文创作
1.概述
2.曹聚仁、梁锡华、小思等人的散文创作
第二章 台湾文学(16学时数)(支撑教学目标1、2、3、4)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台湾文学的分期,了解台湾文学的主要特点,熟悉台湾小说的主要题材,掌握台湾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了解台湾文学中的诗歌和散文创作。
二、教学重点:
(1)熟悉不同时期台湾文学活动和创作成就;
(2)熟悉台湾文学中的乡土文学、现代派小说和诗歌、新生代作家创作等;
(3)赖和、杨逵、钟理和、林海音等作家代表作创作特点与成就;《台北人》的思想艺术成就;高阳、古龙、琼瑶、三毛等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1)对台湾文学重要作家代表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及研究。
(2)台湾现代派小说创作对台湾文坛做出的特殊贡献;
(3)正确评价台湾通俗文学作品。
四、课程思政:台湾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时代、社会、政治的复杂关系;赖和、杨逵、林海音等作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情感。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台湾文学的分期和特点
第二节 台湾乡土文学作家的创作
1.概述
2.赖和、杨逵、吴浊流、钟理和等人的创作
第三节 台湾现代派作家的创作
1.概述
2.汹涌澎湃的现代思潮——余光中、洛夫、郑愁予等人的诗歌创作
3.走向成熟的现代小说——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等人的小说创作
第四节 台湾通俗文学作家的创作
1.概述
2.高阳、古龙、琼瑶、三毛等人的创作
第五节 台湾新生代作家的创作
1.概述
2.李昂、朱天文、朱天心等人的小说创作
第三章 海外华文文学(4学时数)(支撑教学目标1、2、3、5)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海外华文文学的概念,掌握美国华文文学的三次高潮,了解新移民作家群的创作成就。
二、教学重点:
(1)海外华文文学概念的界定。
(2)严歌苓、虹影等主要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结合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独特的空间背景和交汇的文化意识,思考作家面临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时的文化心态,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作品中“本土性”特色的演变。
四、课程思政:海外华人的中国文化认同以及作品中表现的“中国情意结”,丰富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感情色彩与精神结构。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北美华文作家的创作概述
1.严歌苓
2.张翎
第三节 其他地区华文作家的创作概述
对于20世纪以来世界华人移民史、世界华文文学经典作家和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赵小琪、王宁宁:《世界华文文学经典欣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饶芃子、费勇:《本土以外——论边缘的现代汉语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饶芃子:《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黄万华:《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辽、曹惠民:《百年中华文学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登翰:《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庄钟庆:《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赵希方:《小说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5月年版。
赵小琪、张晶、余坪:《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赵小琪、张晶、蒋金运:《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