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部分除介绍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及结构,还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强化方法和改性,零件的失效与选材的关系等;机械制造工艺部分以介绍各种毛坯的成形方法与制造方法为主,强化工艺设计,并增加了现代成形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正确选择常用的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方法,熟悉主要冷、热加工工艺方法及其所用设备与工具的工作原理,具备编制单件小批量生产零件的工艺过程的能力。
1)各章的测试题为客观题。
每份测试题可以作答3次,分数取3次中的最高分。
2)各章的作业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采取学生互评形式评分。
要求每位同学独立思考,并作答。作业批改采用同学互评形式,每位同学需评阅5份他人的作业。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70%,未完成5份批改任务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85%,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100%。
3)各个单元包括讲课视频,授课课件。在不同的单元穿插了课堂讨论题。
课堂讨论题按学生参与的活跃度评判分数,获取满分的学生需要在“课堂讨论”中回复的数量为3。
4)本课程各考核环节所占分数比例:单元测试35%,单元作业35%,课程讨论15%,线上考试15%。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 1.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课程单元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1章作业.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 2.1 金属中常见的晶体结构 2.2 实际晶体结构
课程单元2.晶体结构
第2章测试
第三章金属的相变和相图 3.1晶体的同素异构 3.2二元合金相图
课程单元3.二元合金相图
3.3铁碳合金的组元及基本相及相图分析 3.3.1铁碳合金的组元及基本相 3.3.2 Fe- Fe3C相图分析
课程单元4.铁碳合金的基本相及相图分析
3.3.3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及组织 3.3.4含碳量与铁碳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关系及相图应用
课程单元5.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组织及相图应用
第3章作业
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1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课程单元6.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4.2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 4.3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
课程单元7.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及连续冷却转变
4.4钢的普通热处理
课程单元8.钢的普通热处理
第4章测试
第五章常用工程材料 5.1工业用钢 5.1.1钢的分类 5.1.2碳素钢
课程单元9.钢的分类与碳素钢
5.1.3 合金钢
课程单元10.合金钢
5.2铸铁与铸钢
课程单元11.铸铁和铸钢
第5章测试
第六章金属的液态成形
6.1液态成形理论基础课程 课程单元12.液态成形理论基础
6.2砂型铸造成形 课程单元13.砂型铸造成形
6.3铸造工艺设计
课程单元14.铸造工艺设计
6.4铸件结构工艺性
课程单元15.铸件结构工艺性
第6章测试
第七章金属的塑性成形 7.1塑性成形的理论基础
课程单元16.塑性成形的理论基础
7.2 塑性成形方法 课程单元17.塑性成形方法
7.3 锻件的工艺设计 7.4 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课程单元18.锻件的工艺设计及结构工艺性
第7章作业
第八章焊接 8.1焊接成形基础
课程单元19.焊接成形基础
8.2 焊接方法 8.2.1 熔焊
课程单元20.熔焊
8.2.2 压焊 8.2.3 钎焊
课程单元21.压焊与钎焊
8.3焊接结构工艺设计 8.3.1焊接材料 8.3.2 焊件材料
课程单元22.焊接材料与焊件材料
8.3.3 焊件接头工艺 课程单元23. 焊件接头工艺
8.3.4焊接方法 8.3.5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课程单元24.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第8章测试
第九章机械加工 9.1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9.1.1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
课程单元25. 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
9.1.2 切削刀具 课程单元26.切削刀具
9.1.3 切削过程
课程单元27.切削过程
9.2常见加工方法 9.2.1 外圆面的加工
课程单元28.外圆面的加工
9.2.2 孔的加工
课程单元29.孔的加工
9.2.3 平面的加工
课程单元30.平面的加工
9.2.4 成形面的加工
课程单元31.成形面的加工
9.2.5 螺纹的加工
课程单元32.螺纹的加工
9.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9.3.1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课程单元33.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9.3.3 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实例 课程单元35.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实例
9.3.2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课程单元34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9.4机械加工的结构工艺性
课程单元36.机械加工的结构工艺性
第9章测试
机械制图
互换性与质量控制
工程训练
1.林江.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齐乐华.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
3.杨方.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
4.相瑜才,孙维连.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司乃钧.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Q : 互评作业什么时候进行?
A : 互评作业应该在学生做完自己的作业并提交之后,再进行互评,且系统随机分配给5个同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