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用鲜活的案例展示生活中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困惑,用当事人、律师、法官的多维视角观察理解案件的焦点问题,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诠释复杂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制度,让学习者用最快速的途径掌握维护自身劳动与社会保障权益、实现劳资合作共赢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理论与知识——是为本课程的目标和精神。
用鲜活的案例展示生活中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困惑,用当事人、律师、法官的多维视角观察理解案件的焦点问题,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诠释复杂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制度,让学习者用最快速的途径掌握维护自身劳动与社会保障权益、实现劳资合作共赢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理论与知识——是为本课程的目标和精神。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劳动者权利意识的增强、用人单位的形态日趋复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频发,掌握解决这些劳动争议的实体与程序法律制度,对于劳资双方都有重要意义。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我国现行司法实践中判决意见的深入分析,引导学习者思考法官判决背后的制度和理论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案件的审判准确性和现行立法的科学合理性进行评价。目的是让学习者感知到,生活中有哪些劳资争议的雷区需要避免,哪些可能的劳动关系陷阱需要绕过,防止在职业生涯或者劳动管理中产生不必要的劳动纠纷,同时,在产生纠纷后,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课程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形式生活活泼、深入浅出,每一个小节自成体系,但是章节之间又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涉及的问题都与每个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管理息息相关,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原理与制度。
授课目标
本课程以培养听课者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为目标。
成绩 要求
学习者学习完基本内容即可获得50分,课程学习加考试分数达到60分以上即可获得课程结业证书。
课程大纲
劳动法基础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引导同学对劳动法的基础问题有一个宏观了解,并深入理解劳动关系。
1.1劳动法概述
1.1.1劳动法印象
1.1.2课程设计与学习方法
1.1.3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1.1.4劳动法的历史发展与制度体系
1.2劳动关系
1.2.1劳动关系的认定
1.2.2用工主体责任关系等同于劳动关系吗
1.2.3在校学生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吗
1.2.4退休返聘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
课时目标:本章运用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2.1劳动合同的意义
2.1.1劳动合同未签或无效意味着劳动关系不存在吗
2.1.2未签书面合同的法律后果
2.2劳动合同的类型
2.2.1劳动合同的类型
2.2.2怎样理解“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3 劳动合同的内容
2.3.1工作地点可以约定为“全国”吗
2.3.2法定必备条款缺失,劳动合同有效吗
2.3.3试用期合同就是劳动合同吗
2.3.4试用期超标,赔偿金怎么算
2.3.5补偿金与竞业限制的关系
2.3.6服务期合同怎么签
2.4 劳动合同的效力
2.4.1约定“用人单位不必为劳动者办理社保”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2.5 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中止、承继
2.5.1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报酬怎么办
2.5.2公司易主,劳动者何去何从
2.6 劳动合同的解除
2.6.1辞职的正确方式
2.6.2“末位淘汰”合法吗
2.6.3员工一个月迟到8次,算不算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2.6.4违法解雇该赔多少
2.7 劳动合同的特殊规定
2.7.1警惕非全日制用工中的陷阱
2.7.2劳务派遣工怎样“同工同酬”
2.7.3被派遣劳动者被退回后可以直接解雇吗
劳动基准
课时目标:本章重点介绍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基准制度的内容
3.1 工作时间
3.1.1怎样判定劳动者适用何种工时制
3.1.2休息休假时间加班劳动者如何主张权利
3.1.3劳动者自愿加班是否也要受到限制
3.2 工资制度
3.2.1工资约定不明确如何确定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3.2.2综合计算工时制下应否支付加班工资
3.2.3用人单位停产是否应承担工资续付义务
3.2.4用人单位如何支付劳动者年休假工资
3.3 劳动保护
3.3.1特殊劳动者是否应当享受特殊保护
社会保障
4.1 养老保险
4.1.1劳动者到底能领多少养老金
4.2 医疗保险
4.2.1医疗保险怎样化解“因病致贫”
4.3 工伤保险
4.3.1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不是工伤
4.3.2下班路上被车撞伤该找谁赔
4.4 社保待遇
4.4.1代缴社保影响劳动者社保待遇的享受吗
4.4.2社保争议的解决途径
劳动争议处理
课时目标:本章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内容介绍了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
5.1 劳动争议处理基本理论
5.1.1劳动争议处理一般规则
5.2 劳动争议调解
5.2.1劳动争议调解协议有用吗
5.3 劳动争议仲裁
5.3.1什么时候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5.3.2哪些劳动争议仲裁说了算
5.4 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中的共性问题
5.4.1劳动争议谁来管
5.4.2怎样证明劳动争议事实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编写组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常见问题
Q : 这门课是根据教材的体例设计制作的吗?
A : 课程以现行基本制度为纲,以实践为立足点展开设计,无论是在课时的安排还是主题的选择上,突出一个明显的“实践需要”的特征。
第一,从数量上来看,实践中争议越多、冲突越严重的问题,在本课程中所占课时越多、讨论越深入;
第二,每一个主题的选取都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第三,整个课程都以真实案例为范本进行设计,向受众展示出真实的劳资冲突与司法实践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