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电子线路A(I)
分享
spContent=《电子线路A(I)》是电子信息类学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围绕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特性、模型及其典型应用展开学习,深入探讨基本放大器、负反馈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欢迎加入课程学习团队,我们将引领您进入电子线路的知识大门,为您解读其中的奥秘。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以半导体器件及其线性应用为主线,以半导体器件模型、电路的直流分析方法和小信号交流分析方法为工具,研究各类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半导体器件:了解半导体的导电机理、PN结的形成和特性;掌握晶体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参数;掌握晶体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模型和电路分析方法,了解模型参数的含义。

2)基本放大器: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频率响应等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掌握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组成的三种基本组态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以及主要的性能特点;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差模传输特性;掌握电流源电路的基本形式及其应用;掌握多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放大器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3)负反馈放大器:掌握负反馈的概念;掌握四种基本类型负反馈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掌握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及深度负反馈放大器的工程估算方法;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和相位补偿方法。

4)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电路:了解集成运放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典型的运算放大器核心电路;掌握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组成原理和基本特点;掌握理想运放基本应用电路。

授课目标

  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线性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各种功能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为电子系统的工程实现和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成绩 要求

100分总成绩构成:


1. 课程讨论成绩20%;

在讨论区反馈情况(获取满分用户需要在“课堂讨论”总回复的数量10个)。


2. 完成作业成绩20%;

其中作业互评要求:

1)作业互评最少个数为6个;

2)互评完成度的奖惩计分规则为: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只能获得所得分数的50%,完成互评数量不足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80%;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100%。


3. 单元测试成绩30%;


4. 期末考试成绩30%。


最终学习成绩:60<=成绩<80者为合格,成绩>=80者为优秀。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电路分析,高等数学

参考资料
  1. 《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五版,冯军、谢嘉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童诗白、华成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Electronics Fundamentals: Circuits,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Thomas L. Floyd and Dvid M. Buchla, Prentice Hall.